本报记者 齐盈娣 实习生 杨兴兰
“行军虽苦,但在那个大集体中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也能感受到上级组织和战友间的关爱,所以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从未动摇过,更未后悔过!”日前,在市区天盈星城小区94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陈茵的家中,这位拥有72年党龄的老党员向记者讲述曾经经历过的烽火岁月,表达她对党和国家的深深热爱和感恩之情。
有志青年奔赴战场
陈茵出生于芜湖市无为县的一个小村庄,由于家庭重视教育,她从小就读私塾识字,有文化有思想,对封建社会非常不满,想要寻找不一样的生活,憧憬更自由的社会。
1944年,陈茵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四军的队伍。她跟着党领导的部队在山东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游击战争,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47年5月,经过战争的洗礼和党组织培养考核,陈茵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陈茵在部队从事的是医护工作,每每看见受伤战友痛苦的样子,她的内心都十分难过。“自从进入七师卫生连从事前线转运伤员的工作,我在战场上基本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的,我一心只想着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们转移出战场,给他们最及时的治疗。孟良崮战役期间,有一次连续七天七夜在行军打仗,敌人随时都可能出现,我们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当时的我站在那里都可以睡着。还记得前线战友们为了保护我们卫生连女兵,在危险时刻都是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挡子弹。这种情景,现在的孩子们永远感受不了,也只能从电影里看一看了,想想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回想起战场上的种种,陈茵感慨万分。
情系妇幼奉献一生
1949年10月1日全国解放后,陈茵跟随着在枪林弹雨中同甘共苦的爱人一起回到了六安,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事业。受党组织的安排,陈茵担任六安地区妇幼保健站站长,成为新中国最早一批从事妇幼保健事业的医疗工作者。
陈茵告诉记者,虽然曾在部队从事医护工作,但妇幼保健事业对于她来说等于是从零开始,要想开展好工作更是困难重重。当时保健站里总共也就三四个人,虽然是站长,但事事都要她亲自操心亲自过问。普及新法接生、每家每户做动员、走村串户做宣传、给妇女儿童做免费体检、参加各种妇幼保健培训学习……她一心扑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妇幼保健事业上。
在几十年妇幼保健工作中,陈茵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受到群众的称赞。1984年12月,卫生部授予陈茵“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奖章,感念她为祖国奉献一生。
优良家风治家有方
采访中,陈茵提起了两件对其打击巨大的悲伤事件——第一个孩子及爱人的去世。因行军打仗没办法照顾生病的孩子,1948年陈茵和丈夫痛失第一个孩子,可为了国家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只能擦干眼泪,跟着部队继续前进。1967年,陈茵爱人去世。当时的她几乎崩溃,但她再一次擦干眼泪,坚强起来,从此独自一人拉扯大七个子女,并一直言传身教,用良好的家风教育孩子们。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