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远
红军高级将领-旷继勋
影视海报
旷继勋烈士外孙谭林一行向旷继勋纪念馆捐赠中国工农红军旗帜(复制品)。
纪念旷继勋蓬溪起义90周年红色情景剧《红飘带》。
旷继勋纪念馆门票收藏
旷继勋(1897—1933),贵州省思南县人。1929年6月29日在建立四川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蓬溪县苏维埃政府之后,历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1933年6月,在四川通江洪口场被错误杀害,时年36岁。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在旷继勋烈士的革命生涯中,鄂豫皖时期是最为辉煌的。在此期间,他率部开展武装斗争,指挥了磨角楼、新集、双桥镇、苏家埠等重要战役战斗和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为创建红25军、红四方面军,发展和壮大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巍巍大别山留下了他光辉的战斗足迹,滔滔史河水一直在轻轻地倾诉着他英雄故事和伟大精神。
旷继勋烈士在兄妹中排行第三,由于家境贫寒,自小帮父亲采草药,替母亲做家务。读过两年私塾,平常喜爱舞枪弄棍,在小学老师林凤来的启蒙下,向往自由、平等和博爱。
亮剑于蓬溪县
1916年,旷继勋从乌江坐船到达涪陵,参加保路同志军,随后在川军赖心辉部当兵。1922年初,在什邡剿匪行动中,身为普通士兵的旷继勋只身擒杀匪首张申庭,一战成名。1923年,为抗击吴佩孚侵川,旷继勋所部曾划归刘伯承指挥,二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925年旷继勋任团长,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并派人到广州找共产党接头,得到党的支持。1926年底,经秦青川、王文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旷继勋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革命军人。1927年初,在参与收回华西坝的谈判中,侵略者索赔百万两白银,旷继勋理直气壮地说:“华西坝是中国的领土,外国人必须无条件离开。”蒋介石叛变革命,旷继勋以团长的名义通电讨伐,并拒绝接受直属中央军独立旅的番号。
在旷继勋任代理旅长的江防军第7混成旅里,成立了四川青年军人读书会,筹办全旅下级军官的政治和军事训练班。他既讲授军事课,还讲授政治课,宣传革命道理,废除打骂制度,提倡官兵平等,部队的民主空气越来越浓,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其间,中共四川省委曾派一批党员干部到该部工作,使这支部队成为我党掌握的一支可靠武装,四川省委和川西特委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
1929年6月29日,旷继勋率领全旅4000余官兵,在四川省遂宁、蓬溪交界的大石桥乡牛角沟举行了川内第一次起义——蓬溪起义,竖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大旗、并任总指挥,建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
1929年8月,中共四川省委派旷继勋到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中央原考虑派他到苏联学习,但中央机关自身的安全也较为严峻,具有出色武艺的旷继勋便被留在中央军委特科工作。此间,他参加了打击青帮头子黄金荣等重大行动,原军委秘书、出卖党的重要领导人的叛徒白鑫,被他一枪毙命。
旷继勋始终放不下自己熟悉的军事。11月下旬,中央派遣他到湖北江陵、当阳一带做兵运工作,数月就带出3个连开进洪湖苏区。1930年2月,旷继勋受命担任新组建的红六军军长。他与周逸群(政委)、段德昌(副军长)、许光达(参谋长)一起,决心把部队带成一支最能打硬仗的铁军。他认为:“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必须懂得政治”,“马列主义、共产主义要成为照亮部队前进的动力,不仅仅是茫茫黑暗中月光般的理论,应紧密结合中国的现实指导部队。”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红6军转战各地、所向披靡,攻克潜江等7座县城和30多个集镇,在荆江南北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7月4日,红6军与红4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军团长,周逸群任政委,旷继勋仍任红6军军长。两军合并,力量大增,旷继勋指挥红6军接连解放岳口、仙桃等城镇,把洪湖、湘鄂边、秭归、巴东、鄂北、鄂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还率部直指武汉、震惊蒋介石。
辉煌大别山
1930年11月,旷继勋再次调中央军委工作,任军事科长。周恩来对旷继勋的军事指挥才能赞赏有加。不久,旷继勋受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1931年1月中旬,红15军、红1军在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旷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徐向前任参谋长,全军12500余人。
旷继勋的军事生涯由此进入一个辉煌时期。从当时苏区战略形势出发,他提出红军应主动出击,从游击战中提升转型、对敌实行进攻战略。此后,旷继勋率领红4军打大仗、打恶仗,创造了很多成功战例。当年1月,在攻克磨角楼的战斗中,歼敌500余人,缴获枪支1000余支,拔掉了插在鄂豫边苏区与皖西苏区间的一颗“钉子”,创造了红军实施“围点打援”的战斗经验。2月,在新集战斗中,采用坑道爆破的奇特战术,炸开坚固的城墙,创造了红军攻坚的经验。3月,在双桥镇战斗中,仅用7个小时就歼灭敌34师大部,俘敌副师长以下官兵5000余人,军事物资堆积如山。经过几场恶战,鄂豫皖根据地人口扩大到200余万,红军部队壮大到15000余人,红4军成长为一支能进行较大规模运动战的坚强部队。
1931年秋,旷继勋负责在金寨麻埠组建红25军,并任军长。11月7日,红25军与红4军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旷继勋参与指挥苏家埠战役,生俘敌皖西“剿共”总指挥、蒋介石嫡系第七师师长厉式鼎以下官兵2000余人,歼敌5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被军史称为早期“中国工农红军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范例”、“一次光辉的战斗”。
1932年5月,旷继勋指挥红25军第74师、75师一举解放皖西霍邱县城。7月,敌右路军重兵围攻霍邱,张国焘强令坚守,经过7昼夜血战,霍邱县城失陷,旷继勋军长职务被解除。此后任红4军第12师师长,红10师代理师长。
12月底,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12月29日,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在通江县成立,身为主席的旷继勋,又将精力放在了根据地建设上。
含恨于洪口场
旷继勋襟怀袒荡,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听党指挥,在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中磨练了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张国焘主持鄂豫皖苏区工作,强令推行“左”倾政策,大搞“肃反”扩大化,苏区一大批著名的领导人被杀害。旷继勋也被撤销了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长等职务,并于1933年6月被秘密杀害于通江县洪口场。
一代将星虽然含冤陨落,但却竖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四方面军一案,张国焘乱砍滥杀,旷继勋是好同志,应作烈士对待。”
旷继勋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用青春和热血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对军事斗争和军事理论都有很深的研究,并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他的高尚品德、英雄业绩和卓越贡献,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大别山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心中。
他积极投身革命,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红色政权。旷继勋19岁参军,在川军中从一名普遍士兵逐级提拔为第7混成旅代理旅长。旷继勋追求进步,得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之后,就主动在部队中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并派营长钟克戎到广州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党组织派出了秦青川等人来到旷继勋的部队开展工作,很快将旷继勋指挥的川军第7混成旅发展成我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1926年,旷继勋经秦青川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之后,旷继勋顶住川军高层和国民党的“清党”压力以及改编为中央军的诱惑,在1929年6月率部发动蓬溪起义,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全旅改编为3个师,旷继勋亲自担任总指挥,并率领红军乘夜急进,一举攻下了蓬溪县城,建立了蓬溪苏维埃政府,这是四川省第一个红色政权。
他积极参与领导和指挥了湘鄂西红军的建设与作战。1930年春,红6军在湖北监利成立,军长孙德清,政治委员周逸群,孙德清因病去上海治疗后,党中央改派旷继勋为红6军军长。“红6军建立伊始,在军长旷继勋、政委周逸群领导下,以迅猛的攻势,横扫了苏区内敌军据点,军威大振。”1930年2月7日,红6军在江陵县新观镇(现属监利县)誓师出征,攻占了龙湾、老新口、潜江、郝穴等地。由于红6军节节胜利,中共鄂西特委在1930年4月成立了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简称鄂西联县政府),周逸群任主席。
为贯彻党中央要求红4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恽代英)与红6军合编成立红二军团的指示,旷继勋率红6军南下,先后攻下了华容、石首、南县等7座县城,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1930年7月,红6军和红4军在湖北公安胜利会师,成立了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周逸群),下辖红2军(原红4军改编而来)和红6军,红2军军长由贺龙兼任,旷继勋仍任红6军军长。红二军团成立之后,旷继勋率红6军渡江东进,又攻下了岳口、仙桃、天门等城镇,1930年9月,旷继勋率红6军攻下敌军重兵把守的监利县城。“监利城的解放,在红二军团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此,荆江南北、赤旗飞舞,鄂西湘西、连成一体、互为犄角,湘鄂西的革命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在旷继勋担任红6军军长的7个月的时间里,红6军“从最初的5000多人发展到了12000多人”。之后旷继勋根据党中央安排,离开红6军,到中央军委工作。
他积极参与领导和指挥鄂豫皖红军的建设与作战,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0年11月,旷继勋受党中央派遣,到我们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来工作。1931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成立,旷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参谋长,全军12500余人。
红4军成立后,旷继勋坚持“在有阵地的向外发展,有后方的向前进攻,肃清赤区反动武装,打通苏区联系”的作战方针,积极出击、连续拔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内的白军据点。1931年1月26日,旷继勋指挥红4军发动磨角楼战斗,一举攻克国民党军第13师(师长夏斗寅)严密防守的坚固据点——磨角楼。1931年2月初,旷继勋召开全军动员大会,提出“打下新集过新年”的口号。后经红4军的浴血奋战,最终运用坑道爆破战术攻克了新集,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随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旷继勋开始采取“以飘忽战术乘着敌人不备、突破敌人,使敌人将军事布置处于被动地位、诱敌出阵而消灭之”。1931年3月1日,旷继勋根据地下党提供的情报,抓住平汉线南段敌人兵力空虚的战机,主动出击,两次重创了国民党军新编第12师(师长袁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和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命令国民党军队分路出击,企图寻找红4军主力进行决战。旷继勋率领红4军利用国民党军第34师轻敌冒进、孤军进入双桥镇的有利战机,发起了双桥镇战斗,歼灭敌第34师大部,俘虏副师长及以下官兵5000余人。双桥镇大捷之后,红4军从成立之初的12500多人发展到15000多人。
蒋介石得知双桥镇失败后,命令郑州绥靖公署和武汉绥靖公署限期“剿灭”鄂豫皖红军。旷继勋率领红4军又开始第二次反“围剿”斗争。面对蒋介石13万重兵的围剿,旷继勋继续采用“飘忽”战术,先是避开进攻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敌重兵集团,率红4军主力东进皖西,攻击孤军进犯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第46师(师长岳盛暄)。4月25日,红4军在独山镇战斗中歼敌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800余支。国民党军此时发现红4军主力在皖西,急忙向皖西集结,而旷继勋则率领红4军主力4个团迅速西进杀回鄂豫边革命根据地,5月9日在浒湾击溃了孤军南下的国民党军第543师(师长李韫珩),毙伤俘虏敌人1400多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取得了胜利。
张国焘在1931年4月进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后,“左”倾错误路线逐步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占据统治地位,旷继勋由于抵制“左”倾错误,被调任红4军第13师师长。旷继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皖西率领红军与反动武装周旋作战,保卫革命根据地,“从8月到9月,旷领导皖西地方武装和红军又消灭敌匪数千。”1931年9月,旷继勋奉命在皖西麻埠(今金寨县境内)组建红25军。1931年10月,红25军在金寨麻埠成立,旷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1931年11月7日,红25军到湖北黄安七里坪与红4军会师,按党中央的指示,在此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后,旷继勋率领红25军参加了商潢战役和苏家埠战役,为粉碎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参与领导和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由于张国焘推行“左”倾错误路线,最终导致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川北转移,途中,旷继勋与曾中生、余笃山、张秋琴等人对张国焘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迫使张国焘在1932年12月10日召开了小河口会议。会议上,张国焘不得不暂时收敛自己的家长制作风,表面上接受了旷继勋等人的批评,暗中却伺机报复。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通江县成立了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旷继勋担任主席。旷继勋在担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之后,立即抽调红四方面军数千名干部在川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同时筹建了基层党组织与各级苏维埃政权。
1933年6月,旷继勋率领红4军第12师参加了空山坝战役,为粉碎川军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路围攻”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月,张国焘诬陷旷继勋与反动军阀秘密勾结,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的罪名将其逮捕,秘密杀害于四川通江县洪口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旷继勋烈士诞生122周年、蓬溪起义90周年,还是发源于在我们安徽金寨、旷继勋烈士任第一任军长的红25军诞生8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更加怀念革命烈士旷继勋。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永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