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今年以来,金安区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全面建设“产业兴、生态优、乡风美、治理好”的美丽乡村新家园。
产业兴旺促民增收。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按照“党建+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头人+金融+农户”的“1+6”产业发展模式,狠抓生产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引进优质种苗,不断推广生态种植养殖,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外出考察学习,做大做强早春喜温蔬菜、稻田虾等培育产业,共组织各类生产技术培训2500多人次,拥有示范基地25家,农民合作社46家。
完善设施生态宜居。全面实施“三大革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作用,重点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美丽乡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旱厕改造,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2018年以来,共清理陈年垃圾1062吨,新添垃圾桶850多个,拆除旱厕879处,卫生改厕1400余户,新建公厕33座。
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乡风文明建设行动。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通过“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示范带动,教育引导。通过道德大讲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志愿服务超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