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与古七门堰

  舒史文

  乘车出舒城县城往西,在浓荫扑地的土路上大约行驶20分钟,便到了七门堰。

  七门堰位于六安市舒城县七门山的脚下,因七门山而得名,为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信任职舒地时所兴建,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几乎与都江堰岁寿相当。和都江堰一样,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有史学家这样评述: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天府之国,七门堰让舒城成为鱼米之乡。可见七门堰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了。

  刘信是刘邦长兄之子。关于刘信受封的故事,史书及传说均有记载:说是刘邦起事前整天游手好闲,常到哥嫂家蹭饭吃。一天中午,大嫂远远看见刘邦带着一帮朋友向家走来,使劲用瓢刮锅,发出颉颉声响,佯示羹汤已尽。刘邦以为过了饭时,只好打发朋友们散去。等到厨房一看,见满锅的饭食正冒着热气,知道是长嫂使诈。便一声长叹,掉头而去,自此不到大嫂家来。刘邦做了皇帝后,刘氏子弟及群臣都得到封赏,唯独没有刘信的份。太公以为刘邦漏忘了,向其提醒时,刘邦才愤然说出了大嫂刮锅不愿管饭的事情,经太公劝说,才给了刘信一个“羹颉侯”封号,让其管理远离京城的舒地,很明显,是在把对大嫂的报复发泄到侄子身上。

  相比之下,刘信要比刘邦大度得多。刘信没有因为封号的屈辱影响作为。当时的舒地已属偏远地带了,经济落后,民生凋敝。刘信到任后,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舒地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舒城境内地貌西高东低,北岗南圩,素有“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刘信为解决北丘岗水源不足的问题,便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开渠建闸,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顷。”

  七门堰自西汉刘信创建起,东汉扬州刺史刘馥、明县令刘显作了两次较大的整修,历史上称“刘氏三公治水利”,故当地也有将七门堰称作三刘堰的。老百姓感念他们的功德,在被称为“渠首闸”的原七门堰口修庙建祠,勒石树碑,供香祭祀。现在,这些建筑都不存在了,而作为历史的见证,“渠首闸”至今依然完好。“渠首闸”宽八尺,深丈余,为石质构造,上有女儿桥,桥身西侧的石梁上,刻有“渠首闸”三个大字,在绿苔的掩映下,显得苍古而深沉。“渠首闸”因后来河床下降,导流水坝往上游伸延开挖新渠首而闲置不用,但人们提起七门堰,指的还是这座古渠闸。

  当地文物所的同志展开七门堰水利灌溉工程图纸,向我们作详细介绍,原来七门堰从七门岭引水东北,通过沟渠,将上五荡、下十荡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整个图形犹如长藤结瓜,看后让人拍手称绝。二千多年前的刘信在兴建七门堰时,就能按照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利用陂、荡、沟壑形成自然灌溉系统,这是多么不易啊!

  七门堰建成后,舒地由一个蛮荒之地变成鱼米之乡,有赋这样描写当时灌区的情景;“山庄日丽,蔀屋芸蓝,田分上下,亩尽东南。啼郭公之宛转,闻燕子之呢喃。一犁碧浪,叱犍乌犍处处,畦分挂布;千顷青畴,飞白鸟村村,水护含烟。伫看秧马行来,行行队队;却听田歌唱去,两两三三。盖田源泉不竭,涵濡有余。惠泽灌千区,恍接巢湖之水;思波流万世,随仙令之车。 ”由此可以看出七门堰水利工程在舒城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刘信创设的七门堰科学用水管理制度也是值得称道的。据说,七门堰建成后,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实行“上五荡用忙水”(自农历四月初一起至七月底称为忙水),“下十荡用闲水”(自农历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蓄塘水灌溉称闲水),制定了用“正夫水”(即全使用堰水的田亩),和“挂夫水”(以圹水为主堰水次之的田亩)的水费征收标准。管理制度的完善,一般能“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至失望”,所以“虽旱魃为虐,他邑则受其害,此则时载芸薅,坐庆西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七门堰水利工程,先后进行2次大的整修扩建,其规模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截至1966年灌溉田地达20万亩,1967年七门堰灌区与龙河口水库杭北干渠沟通合并成为杭埠河灌区,引杭埠河支流龙潭河来水,补充下游灌溉水源,整个江淮分水岭都受其利。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七门堰这样宝贵的历史遗产,其引水功能青春焕发,仍继续造福后代,对此,我们应该珍记。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葛藤山大理战斗⊙刘信与古七门堰⊙我的教师路⊙绕过老了这道弯儿⊙忘记年龄⊙心静自然凉⊙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