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农生产壮大成强农产业”——记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会长王虎

  本报记者 余浩

三的葡萄长势.jpg

  王虎(右二)查看葡萄长势

  为降低葡萄生产成本,他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为实现共同富裕,他带领葡萄种植户成立葡萄协会……他就是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会长王虎。村民、社员和当地贫困户在王虎的带领下勤勉奋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作为六安市科技特派员,王虎经常走村入户为农户指导葡萄生产,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对六安市乃至安徽省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降低生产成本,王虎发起成立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带领协会技术团队攻克葡萄生产技术难题,成为葡萄生产技术的引路人。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服务群众、科技致富这一目标,按照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标准,大力实施品牌兴社战略。合作社摸索出了“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包装、统一晶鑫品牌、统一销售、分户核算”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与此同时,设立生产技术、物资供应及果品销售等部门,为葡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被全省的葡萄种植大户认可,这也是王虎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多年艰辛努力的成果。协会所拥有的葡萄系列产品已成为六安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品牌,一个标志,一个口碑。截至目前,协会100余户社员共同建设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5500余亩,大都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社员户均葡萄年产值都在10万元以上,而合作社的核心科技示范户家庭年收入都达50万元以上,合作社成员的葡萄年总产值已达5千万元以上。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好,我也才会好!”在王虎的心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才是他最大的心愿。王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上世纪90年代,王虎开始繁育葡萄苗,他不仅把葡萄苗提供给农户种植,更将掌握的技术传给父老乡亲们。经过他的指导,城南镇的王文周、李敏夫妇,马头镇王威、张玉雪夫妇,马头镇张红、魏传林夫妇,这些合作社大户年产值已达百万元以上。在王虎创办的晶鑫葡萄基地里,10户贫困户在此务工,2017年,他们全部脱贫。2018年,晶鑫葡萄基地就业人数增至5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2019年,晶鑫葡萄基地在马头镇黄店村再发展200亩葡萄基地,带领该村30户贫困户入股生产。贫困户以股份制投资葡萄基地生产,从中获取红利,他们还在合作社内就业,实现了长效脱贫。

  在王虎的带领下,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把金安区葡萄种植户集中起来,实现全区葡萄统一生产标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同一品牌销售,统一技术指导。针对当前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葡萄难种难管问题,他潜心钻研技术,内修产品质量、外联外部市场,以市场要求为标准,创立皖西优质阳光玫瑰联盟,以联盟形式团结阳光玫瑰种植户,实现标准化规模经营,抢占市场先机,为六安市金安区葡萄健康发展指引方向。协会以大户带动大户,跻身现代农业行列,以个体变集体,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共同进步,进而消除贫困。

  王虎凭借“一产”变“二产”加“三产”,实现产前、产中、产后连续的发展模式,变小农生产为强农产业,实现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推动全区葡萄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贫困户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把技术优势转化为脱贫利器”——记六安市园艺学会理事长柳士勇⊙“让小农生产壮大成强农产业”——记六安市金安区葡萄产业协会会长王虎⊙农民“电力身份”之变见证乡村振兴路⊙黄河出现2019年第2号洪水⊙天津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辽宁开原龙卷风致9900余人受灾⊙产业扶贫要兼顾当前与长远⊙四川多种措施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