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群
在建党97周年华诞的前一周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得知表演艺术家牛犇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给他写信称赞道:“你把党当作母亲,把入党当作神圣的事情,6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进步,决心一辈子跟党走,这份执着的坚守令人感动。”2018年6月6日下午,83岁的表演艺术家牛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8我的电影党课”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在上千名党员的见证下,举行了入党宣誓。牛犇激动地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无独有偶,2017年8月9日,在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滨江的杭州中化大厦20楼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90岁的离休干部陈秀梅紧握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鲜艳的党旗下,表达了她郑重承诺。为了这一天,陈秀梅执着追求了70年。陈秀梅激动地说:“入党宣誓圆了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两位已经离退休的老人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幸事”、“这辈子最大的心愿”,而且为了这件幸事、这个心愿,孜孜以求了60、70年,矢志不渝,用陈秀梅的话说,就是觉得共产党好,心里真诚地信赖中国共产党。信赖,揭示了两位老人60、70年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如果说上面两个从网上看到故事离我们太高太远,那么,我就来分享两件亲眼见证的小事情。2014年初,受市委非公党建工委委托,我和市纪委机关党委的一名同志到位于开发区的六安市福利道路施救公司,对退休干部朱老书记在该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工作进行年度考核。我们分别找了几名党员和普通职工了解情况,其中普通职工小董的一番谈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小董是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家住金安区三十铺镇,长年在外地打工,不仅工作辛苦,而且老板常常拖欠工资,一年到头除了吃住,赚不到什么钱。近两年小董为了照顾家庭,没再外出,便想在本地找个活干,刚开始,他在六安城区跑了好几家企业,都感觉不放心,去年他来到这家道路施救公司碰碰运气。当他看到公司会议室正上方挂着党旗,墙上张贴着党支部学习专栏时,他感到踏实了,这个公司有党组织,肯定不会差,不会上当受骗。小董找到公司李总,李总问他为什么坚决要求到公司来时,小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看到你们公司有党组织,我相信不会差。就这样,小董怀着对党的信任这种朴素的感情成为了公司的一员。在我们与李总交换意见时,不善言辞的李总说,小董进公司一年来,技术好,肯吃苦,是个骨干。我们公司能稳得住人,工人肯卖力干活,得亏有了党支部,得亏组织派来的党建指导员,朱老书记是我的主心骨。言语中流露出感激和欣慰。前几天,偶遇朱老书记,按规定他已经不再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了,但讲到道路施救公司他仍充满感情。他告诉我,他2012年到道路施救公司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当年就把党支部成立起来,当时带他本人全公司只有7名党员,后来两年党支部又发展了两名党员。现在这个公司是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即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这个公司仍然稳步发展。企业有了党组织就有了主心骨,也就赢得职工的信任。
我亲眼见证的另一件事情是一位老干部最后的党费。也是2014年,元月下旬,我陪单位主要领导陈书记到老干部家中进行春节慰问,得知退休干部戴树人生病住院,我们便赶到病房。躺在病床上的戴老显得十分虚弱,见到我们显然很激动。他与陈书记握过手,便要挣扎着坐起来,服侍他的小女儿问他什么事,戴老颤抖的手指着床头柜急切地说:钱,钱。他女儿仿佛想起什么似的,立马从床头柜抽屉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钱交给我们,说是她父亲去年的党费。戴老歉意地说:“去年身体不好,没有亲自到单位去交,拖到现在。”他的女儿对我们说,昨天听说你们要来,就叫我把钱准备好,放在床头柜里,并叫我不要忘了,到时提醒他,他自己一直记着,哪要提醒!同去的老干部支部组织委员胡应武接过党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戴老,你生病住院还不忘党费,值得我们学习。此后不久,戴老就离开了我们。在向戴老遗体告别时,我脑海里再次浮现他躺在病床上交党费的情景,眼泪在眼眶里直打滚。这是戴老一生所交的最后一笔党费,也是一笔沉甸甸的党费,她凝结着一位老党员对党的坚定信仰与忠诚,凝结着一位老党员纯洁的党性与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上面的两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在我们的党98岁生日之际,我把她们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作为献给党——我们母亲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