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乖小孩” 人间有大爱——评少儿歌曲《我会做个乖小孩》
梁柱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歌曲《我会做个乖小孩》是由六安市文化部门创作,学校配合排演,在短时间内齐心协力,完成的舞台艺术作品。词作者是六安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高勇,写出这样的少儿歌词,字里行间透出她作为一个女性和母亲投入创作的细腻和亲切。曲作者是来自金安区文化局创作研究室的刘洋,虽是短小的少儿歌曲创作,既有感性丰富的冲击力,也有理性的阅历和功底,可谓珠联璧合。
该歌曲由六安市文艺创作研究室申报,2018年一举荣获安徽省政府社会科学奖,是我市唯一一首歌曲作品入选。既是劝慰,也是希望。无疑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注。
该作品源于词作者一次偶遇到自己孩子同班的一位同学,到自己家做客,这位同学是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料的留守儿童,作者见到这个小朋友异样的思想和行为,才了解到他生活经历。原来,他父母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城里陪读,爷爷奶奶因为做小买卖也无暇顾及孩子日常生活,孩子日常的零花钱大多打了电子游戏,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令人揪心。作者通过老师联系到对方家长,了解到对方家庭的困扰,以及家长自身对孩子教育的无意识。家庭教育的缺失,触发了作者创作一首留守儿童呼唤亲情陪伴的歌曲的念头。
本作品从孩子的视角,描写了留守儿童对父母亲情陪伴的渴望。关爱留守儿童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者希望通过这个作品,体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本质需求——家庭教育。家庭中爱的陪伴才是当今社会急需要解决的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的主要难题,外出务工造成的人口流动,对万千农村家庭造成的困扰正是当今教育体系应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孩子对爱的渴望远远超过对物质的需求,作为留守儿童,亲情连线、学校和老师关注、社会关爱还远远不够,正如歌曲中所唱的“不要好吃的薯片,不要捎来的新衣衫,只要妈妈做的白米饭,只要爸爸扛着看蓝天”。以此呼唤社会的共鸣。
歌曲2016年4月30日首次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发布音频歌曲。之后又设计制作了沙画视频,最终完成MV作品。通过皖西日报社“掌上六安”微信公众号推出,引起社会关注。此作品还和六安市汇文学校、霍邱县文化馆通力合作,通过创作歌伴舞形式,并参加了2016年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汇报演出、六安市首届“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金安区第六届校园文化节文艺汇演等多次演出并获奖,得到观众的肯定,为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发出了动人的歌声。
据词曲作者介绍,这首歌曲的推出,影响了两个家庭,一个是留守儿童的家庭,一个是首唱小歌手的家庭。在城里留守男孩的父母已经决定回到孩子的身边,陪孩子生活学习。小歌手也是一个生活在城郊的女童,父母亲因经营早点生意也无暇照看孩子,孩子从小学开始便住校有生活老师照看,在组织几次演出和赛事过程中,父母亲均委托亲戚跟到省城陪伴,多次的演出以后,父母亲开始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为了孩子加油,这些举动令作者和学校感动。
少儿歌曲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接班人,艺术创作以社会效益为根本,以小见大,以真传情,以情铸魂,旋律明朗、清爽、酣畅、洗练,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振颤。
附:
我会做个乖小孩
作词:高勇
不要你们捎来的新衣衫,
不要你们为我去赚大钱,
最好吃的薯片,
比不了妈妈做的白米饭,
那是最美的香甜。
不要同你们电话里连线,
不要和你们视频中见面,
屏幕里的挥手,
挥不来爸爸结实的双肩,
扛起快乐的童年。
妈妈,您别走,
我会做一个乖小孩,
多想让您紧紧拥抱我,
带我一起入梦园。
爸爸,您别走,
我会做一个乖小孩,
多想让您高高举着我,
带我一起看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