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安
土生土长的农民,无一技之长,却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蔬菜大棚里种出了脱贫“希望”,他就是舒城县南港镇河西村的贫困户李露生。
“80”后的李露生,其父亲于2014年去世,母亲患有重度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而妻子一方面要照顾婆婆衣食起居,另一方面要抚育两个女儿,家中生活经济来源,全靠李露生种几亩地维持。随着两个女儿的长大,家中的开销越来越大,由于家庭原因,无法抽身去外地工作,而脱贫致富,却又一直是他最大的愿望。
2014年,李露生家被评为贫困户,河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先后帮李露生争取和落实了低保、光伏扶贫、教育扶贫等各项帮扶政策,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想要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已基本无问题,但想要致富,还需要他进一步努力奋斗。
2017年,河西村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村集体产业,新建蔬菜大棚25亩。李露生得知后,主动与村两委联系,并取得了蔬菜大棚的承包经营权。
刚开始建设蔬菜大棚时,由于没有经验,李露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蔬菜大棚中,随时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经过李露生的辛勤努力,家中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他并不满足,为了提高种植技术,他拜访周边瓜果蔬菜种植大户,学习瓜果蔬菜栽培、防虫害,了解瓜果蔬菜市场行情,选购优质瓜果蔬菜种苗……
经过不懈努力,李露生的蔬菜大棚现已初具规模,种植包括黄瓜、番茄、大白菜、西瓜等众多时令新鲜蔬菜瓜果,在市场中非常抢手。由于推行绿色无公害种植模式,因此他的蔬菜瓜果很受青睐。李露生说,大棚一年种植三到四茬蔬菜瓜果,可以常年卖,经济效益很可观,一年产值七八万元。
不仅如此,李露生在发展蔬菜大棚致富的同时,还不忘带动本村其他贫困户一同脱贫致富:他先后与本村5户贫困户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在扩大大棚种植面积的同时,也让贫困户得了实惠;此外,他的蔬菜种植基地还为十来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多元。
现如今的李露生,已变成村子里响当当的“菜老板”,但是他并不满足,他表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