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洗礼之行

  常前松

  6月10日至16日,有幸参加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党性教育和素质提升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之时,市纪委举办的一次重要培训,选择的时机好,选择的地点好,培训的效果好。延安之行有哪些收获呢?对我来说,延安之行是不忘初心之行、坚定“四个自信”之行、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之行、鼓舞志气强化担当作为之行。

  不忘初心之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进行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了地瘦人穷的陕北,立住了脚,由弱变强,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领导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壮举和人间奇迹,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干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延安老百姓发自内心唱出了《东方红》,发自内心送给毛主席“人民救星”的匾牌。有了这个初心,队伍就打不散,热血青年就会跋山涉水投奔延安,共产党真正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心骨,成为民族在危难之时的脊梁。现在处在和平时期,安逸的生活过久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反思自己,一定程度存在初心淡忘的现象,贪图安逸,计较得失,艰苦奋斗的精神少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多。延安之行,让我们看到了标杆,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共产党人的初心不能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要立足岗位始终依靠群众、想着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六安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老区政治生态优化献智出力。

  坚定“四个自信”之行。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十三年,是中国革命理论探索的十三年,是中国革命制度探索的十三年,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十三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延安时期,创造性开展整风运动,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党的七大首次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理论的成熟是从延安开始的。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试验田,动员群众,发展民主,实行三三制,选举是真选举,协商是真协商。这个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立足国情的制度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延安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植根于传统的革命文化独树一帜,产生了如《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南泥湾》《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兄妹开荒》等一大批经典作品。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两次演讲,后整理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典文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论述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等,影响深远。我们党走到今天,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从上海石库门嘉兴红船走来,从井冈山走来,从瑞金走来,从遵义走来,从大渡河腊子口雪山草地走来,从延安走来,从西柏坡走来。回望走过的路,我们的自信油然而生。延安之行,大大增强了“四个自信”,我们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汲取到了道路自信的力量、制度自信的力量、理论自信的力量和文化自信的力量。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之行。1940年冬,国民党调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曾说,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延安时期,上到主席下到战士都过着艰苦的生活。警卫顾昌华回忆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是这样说的:“主席的穿戴十分简朴,鞋袜是粗布做的,补了又补。大家心想条件虽然困难,但延安有我们自己办的银行和商店,也有被服厂,东西再缺也应该有主席的,只要写个条子就行了。当时有许多同志都提过建议,而主席都一一拒绝了。一次甘肃省送给主席一双靴子,主席把靴子送给了警卫战士。大生产运动时,我们警卫战士抽时间捻毛线给主席织了一件毛衣,他没有穿,又送给了别的同志。”面对国民党的封锁,面对大批青年到达延安,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朱德带头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成了纺纱的能手。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把野兽出没、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初到南泥湾,战士们搭草棚、挖窑洞,上山打柴烧木炭,挖野菜、找榆树皮,没有耕牛用人力拉,用镢头开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许多人手和肩都磨起血泡。艰苦奋斗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四风”问题就不会回潮、反弹。延安归来,执行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反对“四风”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

  鼓舞志气强化担当作为之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我感受深的是领袖和革命战士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敢于与强敌斗争的豪迈英雄气概,是抗击日寇捍卫民族尊严的时代担当。延安时期,干部战士担当尽责,打仗不怕死,干活不惜力,批评不护短,呈现出兴勃气象。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延安后在干部大会上指出:“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张思德就是一位好同志,干一行爱一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29岁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那个时期为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楷模。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不担当、不作为,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与延安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在坚定信仰中解决精神状态问题,在锻造党性中强化担当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延安之行,不虚此行,就是要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派驻监督的质量。

 

 选择年月
<2019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法院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金寨县法院:发起夏季行动“雷霆攻势”⊙银行卡、财付通冻结 老赖现身乖乖“认怂”⊙图⊙舒城县法院:研发“按键小精灵”助执行⊙霍山县法院:执行干警冒雨出动腾退房屋⊙霍邱县法院:为8名农民工发放执行款⊙震撼洗礼之行⊙长征中的李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