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婷婷 宋金婷\文 王丽\图
楼道里消防器材缺失
消防栓、灭火器、救援水带是发生火灾时的紧急救援工具,也是高层小区建设的配套设施。然而,在我市一些小区甚至是高层小区内,设置在楼道的消防设施有的损坏、有的缺失,不能正常使用现象屡见不鲜。
“小区楼道一些盛放消防器材的箱子里有的是空的,有的没有水带,有的箱子里的灭火器都不见了踪影。”家住梅山路的王先生抱怨,刚搬进小区时楼道里消防器材虽不齐全,也不至于缺少太多,入住小区这几年的时间里,小区楼道内的消防器材接连失踪,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灭火器、救援水带等设施,还有楼层消防器材箱内只剩下一个空箱子。“一栋楼里这么多住户,万一发生火灾,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救援。”王先生坦言,小区安全是他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其他居民关心的问题。
日前,记者来到城区部分老旧小区实地查看,发现大部分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无消防水枪、无消防水带接口,甚至有的只剩下“空壳”,里面的消防器材早已“不翼而飞”。
消火栓是怎么被损坏的?许多居民都表示平时很少留意这个问题。由于对消防设施缺少认识和关注,许多居民甚至从未留意身边有无消防器材。家住人民路的市民张先生表示,前些年刚搬进新房时,楼道消防设备还比较齐全,但是后来不知不觉中就不见了。张先生分析,消火栓中的水带、喷头以及接环卡口可能是被偷走卖给废品站了。
电动车“飞线充电”成隐患
6月14日凌晨4点多,市区香格里拉小区18栋3单元,因业主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起火,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整个单元楼就被大火和浓烟笼罩,楼道瞬间被烟火封堵,尽管火情扑救及时,但大火之后的现场,仍然惨不忍睹:整个单元楼从1层到7层的外墙是一片漆黑,一辆电动车的残骸丢在单元入口处,单元门被烧变了形,进入单元门后,有3辆同样被燃烧惨重的电动车骨架,原先的电表箱等用电装备被烧空。
然而就在短短的几天后,市区又有小区因为电瓶车楼道内充电引发的火灾发生。电动车楼道内充电已经成为住宅消防安全重大隐患。
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十多家小区时看到,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道、消防通道,甚至在楼道自接电线充电现象屡见不鲜。6月19日下午,记者在皋城路一小区看到,多个住宅楼楼梯口和楼门口随意停放着电瓶车和摩托车,“没地方停,只能停家门口。”一名业主将电瓶车推到一楼楼道里,锁上车后就上楼了。此时,该楼梯口和门口已停放了6台摩托车和电瓶车。
然而,许多配套设施较完善的住宅小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单元楼门口、楼道内随处可见随意停放的电动车。在文华路一住宅小区记者看到,约两米宽的楼梯间里,停放着一台电动车,从一楼配电箱里接出了一根电线,正在给该电动车充电。“小区没有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场所,业主是哪里方便停哪里,有从楼上牵线下来充电的,有在一楼配电箱里接线充电的,有时候楼梯口堵得严严实实的。”小区某业主对自接线充电颇有微词,他表示因为这事和楼上邻居争论过多次,但没有效果。
随意停放的电动车,不但给小区其他业主带来不方便,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记者查询了解到,2017年12月31日,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令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同时要求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楼院,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
为消除电动车停放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规范电动车充电秩序,市区部分小区建成了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点。阳光欧洲城小区在地下停车场一侧,物业划分出一个区域,作为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点,大约可供二三十台电动车停放、充电。“居民楼前我们也在集中安装了充电桩,在每栋电桩上面有显示屏,可以显示充电时间,显示屏右侧是一个二维码和数字按键区,每个充电桩下面有10个插座,一次可供10台电动车充电。”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充电桩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居民在室内给电动车充电的习惯,但充电桩使用情况并不理想,还是有很多人把电动车放在楼道充电。”
“劝了很多次,要他们把车停到车库里,但收效甚微。”仍有部分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坚持停放在楼道内。“有的觉得停在楼道内更方便,有的表示不愿意进入地下车库的那个陡坡,拒绝车辆进车库。”物业管理人员对此很是无奈。
部分市民对消防知识一知半解
每次火灾发生后,面对灾后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当事人都是伤心难过,后悔不迭,但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消防安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日,记者先后到菜市场、超市、商业街等地进行实地采访。
在皖西路一家综合菜市场,沿途商户没有一家摆放消防灭火器材。在蔬菜市场内,既没有摆放灭火器,也没有看到消防栓。据多年在此卖菜的几位商户说,因为这儿的蔬菜、肉蛋、鱼类都不是易燃品,所以,没有摆放消防器材的必要。但当记者问他们,万一发生火灾该怎么办?这几位商户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在记者走访的4家中型大型超市中,都设有消防安全通道,并按规定摆放着消防器材,但是,超市的导购员、管理员,对于消防器材的使用一知半解,不太会使用。在城区几家大型商场,记者看到禁止吸烟,严防烟火的标识牌,在固定位置摆放着消防器材,并设有消防安全通道,消防工作做得都比较到位。但在一些私人服装店、小商店,经营者大多没有消防意识,店内不摆放消防器材。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居民都不知道如何使用消防器材,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家住长安路姚大爷说,儿子、儿媳妇工作忙,平时就是自己和老伴在家带孙子,老两口岁数都大了,也不会使用消防器材,有时也担心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脱离危险。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新建的居民楼都要安装消防设施,如果不按要求安装相关消防设施,那么该小区就不可能顺利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但对于城区的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老住宅小区,由于受当时的种种条件和其他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多都没有配备和安装一些消防设施,现在如果要安装,由于要牵涉到小区水电管道、楼体结构等问题,难度也非常大。
“室内消火栓部件的损坏和丢失大多属于人为造成,其中损坏和丢失最多的是消火栓的出水口。”该业内人士认为,消火栓出水口是连接消防水带的两个接口点,由于有些出水口是铜制材质,屡屡成了“小偷”谋利的对象。
据专家分析指出,火灾发生的最大隐患就是人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是抱有侥幸心理,总认为火灾悲剧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忽视了对火灾的预防。
消防安全警钟时时敲响
随着夏季用电量的增大,电池老化高温等问题,再加上气温高,天气干燥,每年夏季火灾都是多发期。据了解,住宅楼达到6层(含6层)以上的,在各楼道里均需安装消防设施,各住宅小区里也都应安装用于救火取水用的消防水栓,同时应保持消防通道的通畅。在高层小区发生火灾时,由于消防云梯的高度限制,在救援时会选择室内消防栓,这对于扑灭初期火灾很有用。
“消防水带和消防栓可以说是发生火灾时居民的救命源,一定要重视起来。”消防部门表示,小区内必须有消防通道、消防车道、消防救援(疏散)场地、人员密集场所均需按标准要配备灭火器材;高层建筑在消防验收合格后应该都已经具备消防水泵、水箱、墙式消防栓。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且易于取用的地点,初期火灾发生时,在消防人员没赶到前,居民可以打开消火栓,在保护好自身的情况下,进行灭火处理。这样可以大大阻止火势的蔓延,也可以避免危险扩大。”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居民,发生火情时,扑救时间非常宝贵。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反复确认安全出口、逃生通道及消防设施所在的位置,做到心里有数。如果发现小区消防设施缺失或者破损,应及时联系管理部门。
根据相关法规,禁止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擅自拆除、停用、损坏消火栓;损坏、拆除消火栓标志牌。损坏消火栓的,应当赔偿损失。居民要爱护消防器材,不要乱拿乱放,如果发现物业公司无法及时提供消防器材,或发现有人故意破坏消防器材,可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此外,对于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物业公司应及时配齐。
部分小区物业公司为了防止消防设施被盗窃,采取了统一保管的方式保护消防设施,也是一种办法。但要形成相关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火灾,物业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提供消防器材。“虽然有些小区楼道里没有安装消防灭火设施,但在小区里都安装有消防水栓,万一失火了,消防部门过去以后,可以就近取水。同时对于居住在这些小区的住户,我们也建议居民能自己购买烟感报警器、防火防烟面具等放在家里,以备万一。”消防部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