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年
“留白”原是国画的一种构图方法,即在整幅画中恰到好处地留下一些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种手法以无胜有,虚实相生,堪称是智慧的结晶。南宋马远有《寒江独钓图》,一叶小舟,一个渔翁,泰然垂钓,整幅画中看不见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我以为,对学生的教育和艺术创作相似,不能仅有满满当当的“涂抹”式教育,而无刻意为之的“留白”。
一次,我批改学生试卷时发现,有两个学生做得完全一样。我结合这两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分析,初步断定是学生抄袭了。于是,我把学习较差的那个学生找到办公室。
我直截了当地问:“前天的试卷,是你自己做的吗?”他犹豫了一下,怯生生地答道:“是,……”随后,他面红耳赤,低下了头。他的窘态,证实了我的猜测。于是我拿出一张白卷,想让他把作业当面再做一遍,然后严肃地批评他一顿。
但是,就在这一瞬间,我迟疑了。看着学生那羞愧的目光,我脑海里闪过许多念头:我是要当面指出他在说慌,以显示我当教师的高明吗?我是要置他于难堪的境地,然后狠狠教训他一顿,以显示我当教师的威严吗?不,不能这么做!我又缓缓地把试卷放回原处,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好了,没别的事了,你回去吧。希望你以后更加努力学习。”
回到办公室,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处理,而是按我的原意,让这个学生当面把题重做一遍,他是断然做不出来的,那势必会“将”他一“军”,使他陷于难堪之中。此时如果我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一顿,他定将无言以对。但是教育的效果呢?能够预料,那将大大刺伤他的自尊心,也许会使学生恼羞成怒,不自觉之中把矛盾激化,在师生之间构成严重对立。其实,那个学生没有立刻承认抄了别人的作业,只是自尊心强所致罢了。作为教师,就应注意尊重和爱护这种自尊心。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平静地让他回去,这就给他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自我改过的机会。
透过这件事,我对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们有自我意识、自我改过这一点,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对那些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教师不必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更不应用过激的言词对有缺点、毛病的学生动辄斥责、教训,要有“留白”艺术,使他们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言行的正误和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这才应是我们进行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