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养殖奔出脱贫致富路——记霍邱县麻黄鸡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马国勇
本报记者 余浩
马国勇(中)在贫困户家中调研麻黄鸡养殖情况。
作为霍邱县麻黄鸡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安徽牧翔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国勇带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研发繁育出淮南麻黄鸡快、慢羽两个品系,申报国家专利20项,授权4项,2017年公司种鸡场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马国勇不忘承担社会责任,通过麻黄鸡养殖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马国勇自小在农村长大,由于家境贫寒,儿时吃了不少苦。2002年毕业后,他就怀揣着梦想返乡创业,希望带领着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了扎实掌握现代养殖技术,2003至2004年,马国勇在安徽农业大学系统学习了麻黄鸡养殖,同时,他还担任麻黄鸡改良复壮技术负责人。2006年,马国勇回到霍邱县,创办了富民种鸡场,2007年成立霍邱县科创麻黄鸡养殖合作社,2011年注册安徽牧翔禽业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
脱贫致富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汗水甚至是眼泪。为了保障养殖收益,马国勇对全体养殖户采取“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五统一的经营模式。为了积极推动霍邱县麻黄鸡扶贫持续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和壮大产业经营,马国勇和他的公司同事在重点扶贫村建立了麻黄鸡标准化健康养殖扶贫基地,使麻黄鸡产前、产中、产后拥有相配套的产业技术服务。此外,他们还开展技术培训,使公司养殖技术全面覆盖,让每个养殖场和养鸡专业村都有技术人员,家家都有明白人。
为了使贫困户养殖霍邱麻黄鸡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马国勇从公司选出7位员工组建扶贫工作组,由他自己任组长,根据贫困户花名册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调研。马国勇在石店等18个乡镇开展扶持贫困户养殖霍邱麻黄鸡工作,截至目前,18个乡镇共选择有养殖条件的贫困户1210户,涉及贫困人口5837人。通过养殖霍邱麻黄鸡,他们年人均新增收入1956元。与此同时,马国勇还跟安农大签订“产学研”协议,定期从高校聘请教授给贫困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2018年免费为贫困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4场次。
为保障麻黄鸡销路,马国勇采取保护价回收模式回购扶贫鸡,只要扶贫户所养麻黄鸡达到上市标准,他们便用保底价格回购。回购的麻黄鸡由公司直接进入宰杀厂进行包装,冰鲜后上市,通过电商销售全国各地、各大超市。2018年,马国勇共发放扶贫鸡苗50万只,兑现扶贫养殖户“入股养殖”红利18万元,支付给村集体分红租金15.6万元。
付出总有回报,多年的打拼也让马国勇收获了许多荣誉。他个人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2011年,马国勇被六安市科技局认定为优秀科技特派员,2013年被六安科技局授予“六安市知识产权优秀个人”称号,2014年被团省委授予“安徽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15年,马国勇被团中央和农业部联合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18年,马国勇又荣获“六安市第四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