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8/8    
 
七宝寻古

  楚仁君

八的8888.jpg

  可能很少有孤陋寡闻如我者,曾经游历过上海很多地方,在感受领略沪上繁华的同时,一度被这东方巴黎表面的浮华所迷惑,浑然不知在其高楼林立的都邑一隅,竟隐藏着几多未曾谋面的古镇老街,让我在自责喟叹之下,莫名地对这座城市顿生敬意。

  七宝古镇,就是在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和近似于捡漏的心理驱使下,不期而遇地和我撞了个满怀。今年“五一”假期,借助赴上海参加婚礼的天赐良机,辗转于闵行区的街巷中,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向往之所,与古镇来了一场意外的邂逅。

  寻访古镇,是在一个午后,阳光已有些灼热,空气中弥漫着庸懒的气息。走近七宝古镇,老街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牌坊上方为著名书法家、上海市书协主席丁申阳所题的“七宝古镇”四个大家,浑厚有力,沉雄古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牌坊石柱上“长街还带宋时雨,小巷犹听大明钟”“飞纱十里接浦溪,市声千年唱金鸡”的楹联,仿佛在向游客们诉说着七宝古镇千年的悠久历史。

  进入古镇街巷,“郡东第一刹——七宝教寺”金黄色建筑群映入眼帘。进得寺中,但见绿水环抱,红墙琉瓦,钟鼓声声,香烟缭绕,大殿内正在举行诵经法会,众多的香客信徒在虔诚地吟诵经文。据说,七宝镇“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宋大中祥符元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可见,七宝古镇当初的形成,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七宝老街位于新街青年路旁,街分南北两条大街。步入老街,一股江南水乡特有的古朴之风迎面扑来。清溪环绕,石桥通幽,巷子深处那些开着或关着的门,总有某一个场景让你觉得前世恍惚来过。悠长的小巷,长条的青石板铺路,两边是下砖上木的两层小楼,房檐上挂着大红的灯笼,门楣上悬着古拙的牌匾,两边的店铺一字排开。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老街已成为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

  不可避免地,七宝古镇也充斥着与其他景点一样的商业气息,只是这里的商业气息过于浓重,让人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匆匆穿过人流,专门找寻散布于街巷的文物古迹,这才是我此次寻访的主要目的。七宝古镇虽然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小镇,但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拱桥、寺庙、钟楼等文物古迹。七宝镇有“七宝”之说,分别是玉筷、玉斧、飞来佛、神树、金字莲花经、金鸡、氽来钟,有的是传说,有的实物。七宝古镇现在还保留着镇街之宝——氽来钟以及蒲溪坊牌楼、蒲汇塘桥、避风台、典当街等古迹。丰富的人文内涵,给七宝古镇增加了历史沧桑感,难怪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之说。

  走出七宝古镇,午后的阳光正烈。回望老街,依然是熙来攘往,热闹非凡,这样的张灯结彩,这样的热烈招摇,总感觉与古镇的古朴典雅、清新隽永相去甚远,就像两个永远融入不到对方世界的男女,貌不合、神亦离。此行最大的收获,便是寻找到了七宝古镇得以保留和延续下来的精神之魂。感慨之余,忽然想起辛弃疾的那首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江南名镇繁华处,何必远行,家乡的古镇老街,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古镇,她们就在你我身边。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远离喧闹 品味田园⊙春游沈园⊙赴天龙之邀⊙七宝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