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亮 本报记者 黄雪彦
大雨刚过,霍邱县花园镇天竹村贫困户李丁成赶紧来到自家的养鹅大棚,忙着给鹅棚打扫卫生。大棚中、水塘里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灰褐色朗德鹅,三五成群,或觅食、或嬉戏。“去年我养了5000多只,全年纯利润将近10万元。目前第一批1500只马上就要出栏啦。”李丁成高兴地说道。
朗德鹅又称西南灰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靠比斯开湾的朗德省,是世界著名的肥肝专用品种,加工成的鹅肥肝被誉为“世界绿色食品之王”。76岁的李丁成长期患有慢性病加之没有技术,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入不敷出的他2015年向村里提出贫困户申请,2016年初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二年在帮扶责任人霍邱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建远的帮扶下,开始发展朗德鹅养殖,通过专门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的方式,当年分3批养殖了4000多只朗德鹅,全年纯利润7万多元,实现了如期脱贫。
“以前都没有见过这种灰褐色的鹅,没想到这鹅居然能下那么大的蛋,脱贫致富没问题啊。”昔日的稀罕物,如今变成了他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金疙瘩。
近年来,霍邱县认真探索、深入谋划,利用大别山及淮河地域面积广、土质肥沃、水域资源丰富等特点,大力发展各项扶贫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而朗德鹅养殖更是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
“我们通过贫困户前期放养,中期回收填饲增肥,后期制作鹅肥肝的方式,发展朗德鹅产业。”胡建远介绍说,“全县每年养殖屠宰朗德鹅300多万只,加工鹅肥肝1800吨、鹅产品1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朗德鹅帮助村民打开了致富门路,很多像李丁成一样的贫困户,每年可以分多批次将养殖的朗德鹅卖给朗德鹅企业获得收入。同时还有很多贫困户在朗德鹅企业务工,每月可以获得保底2500元的工资。
截至目前,霍邱县共有朗德鹅规模养殖企业106家、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58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件、申请发明专利37件。通过发展朗德鹅养殖,实现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累计带动5000多位贫困人口先后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