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朱班长处处显示出年轻人的阳光和朝气,勇挑重担,从不装怂,也不叫苦。性格上不服输,爱较劲,别人做不出来的他要想办法搞出来,遇到没做过的,哪怕不睡觉他也要想办法做出来。”说起朱洪波,同事王俊竖起了大拇指。
2016年10月,我市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全市36位数控车床高手同台竞技,28岁的朱洪波也是参赛选手之一。题目是给三个零部件图纸,根据图纸要求,选手要在五个小时内加工完成,越是带有挑战性的赛事,越能激起朱洪波的干劲。他端详着这些零部件图纸,三个零部件加在一起有100多个尺寸需要控制,既要加工得快,又要组装得好。放在平时,可以去慢慢钻研、细细琢磨,但这是限时比赛。靠着平时积累的精湛技艺,不到四个小时,朱洪波就组装完成。后来,经过评委们对选手加工的零部件测量和综合考评,朱洪波获得第一名。
安徽瑞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勇说:“小朱虽然起点不高,但是一路走来,始终在攀登,一步一个脚印不停歇。靠着自学和钻研,凭借不服输的韧劲,将数控机床操控演绎到了极致。荣获‘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最美青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称号。”
搞好传帮带提升行业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搭上工业4.0的班车。”朱洪波主动报考了大专机电一体化系,通过近三年的学习与考试,今年初顺利毕业,拿到了大专文凭。“现在,智能制造大潮涌来,我正在学习机器人配合数控车床的相关知识,升级知识储备,进一步把人工数控车床操作升级为智能化数字化数控车床操作。”朱洪波信心满满。
为了搞好传帮带,朱洪波还领头创办了“安徽瑞田劳模创新工作室”,大胆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他的模范带动下,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科技创新活动有声有色。
“操作数控机床,要有一种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不断地追求产品极致。”朱洪波深有感触地说:“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下班离开车间时,都要把当天生产的产品仔细看一看,这些产品就像我的孩子,我要倍加呵护,让它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