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摇曳凤起舞——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王康奇 本报记者 储勇
1-5月,全区累计签约项目23个,协议总投资额297.5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前5个月,全区69个纳入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0.24%;华润雪花啤酒听装线、中财管道科技三期、泰沃纺织一期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精准招商引来凤凰登枝,倾力安商推进项目生根。如今,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上,开发开放的热情高涨,创业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
2019年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的目标定位,牢固树立“产业为纲、项目为本”理念,立足产业基础,聚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
注重精准招商,
夯实“131”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该区紧紧围绕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都市时尚、食品医药健康,现代服务业“131”产业体系,紧跟当前产业发展方向,组建了多个产业招商课题组,聚焦新能源汽车、5G和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食品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进行专题研究、瞄准前沿、精准出击,努力做到“梳理一批、跟踪一批、促成一批”,着力打造“地标式”产业。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该区大力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对大项目和工业类项目做到紧盯不放,步步紧逼,跟踪推进。同时,认真做好挑商选资文章,对于不符合产业方向的精细化工类、物流类、综合体类项目,充分做好甄别,主动放弃一些与园区产业政策不符的项目;对于要价太高、条件苛刻的部分投资企业,在充分算好经济账和风险评估后,进行慎重的筛选和取舍。
前5个月,总投资3.5亿元的荣冠管道、总投资3亿元的中威达工业机器人及减速机、总投资2.4亿元的名家汇光电LED新材料多个工业类项目先后签约。同时,目前获取的线索项目达35个,总投资额近500亿元。
注重盘活存量,
让“老树发新枝”
1-5月份,该区引入的中威达机器人盘活闲置近10年的力克机械项目、引入的庆凯箱包生产嫁接原浩岚五金项目、引入的上海凯旭针织服饰盘活原逸和服饰闲置土地和厂房、引入的皋星电器设备入驻原延静环保项目厂房……
今年以来,该区以盘活园区闲置资源为目标,引入10多个新项目,让多年沉寂的土地和厂房,在新项目的润泽下,重新焕发了活力,产出了经济效益。
据了解,为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该区已全面梳理园区闲置厂房和土地,计划采取适度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化解闲置资源。目前,正在促成投资商通过司法途径取得宝利嘉纺织土地、厂房和设备实现“腾笼换鸟”,引入新项目接盘停工6年多的科伦医药物流项目,以及停滞多年的元顺机械项目。
注重集约发展,
做好深度“挖潜”文章
今年以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在土地上做深度“挖潜”文章,通过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既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又促进了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大力盘活存量土地。根据园区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和转型升级要求,加大对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制定三年土地收储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计划,截至目前,通过政府收购、破产处置等方式,共完成14宗共895亩土地的收储,部分收储地块已成功嫁接新项目。另一方面,推进闲置土地处置。2015年以来,国家土地督查南京局共发现并认定该区闲置土地15宗,土地闲置面积1246.5亩。通过收回土地使用权、督促开工建设等方式现已整改到位13宗,用地面积948.9亩,剩余两宗297.6亩闲置土地的处置也将于近期完成。
注重创优环境,
以“软实力”换“加速度”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为进一步创优开发区营商环境,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5月份明确为“项目安商推进月”,把项目开工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来抓,突出服务效能提升,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
该区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优化,不同项目、不同问题由相应的职能部门领导进行包保,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强化现场调度,将项目调度工作由会议通报改为靠前指挥,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到各项目现场摸排情况,细分工业项目施工建设、环保审批以及供水、供电、供热等问题,分工负责、按月调度、限时办结;以优化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程序为重点,实施流程再造,快速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程序繁琐的“疑难杂症”,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据了解,该区美盈森、远大住工、永磐智能包装一期、江淮永达二期等6个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上半年建成投产。富春物流、人人福食品、名家汇科技产业园、荣冠管道生产基地、昌迅光电智能通讯设备、昆布食品饮料自动化包装机械设备等1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