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看着日历上醒目的“父亲节”日渐临近,心痛不已,以往我们会在父亲节当天赶去看望父亲,可今年再也看不到他老人家了。去年的6月9日凌晨,92岁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整整一年时间里,父亲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感到父亲还在身边。
父亲是一名乡镇普通退休干部,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一生勤俭节约、爱憎分明、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敢于讲真话、同不正之风斗争。也正是父亲有着美好人格魅力,受到大家庭成员和周边邻里的尊敬。
过去家里很穷,父亲的前妻因病去世,留下刚满12岁的大哥和7岁的大姐,家中一贫如洗。后来父亲和妈妈结婚,又生下哥哥、妹妹和我,母亲整整小父亲18岁,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父亲,子女们也都十分孝顺,每逢休息日都会回去探望照看父亲,父亲晚年是幸福的,应该是达到了妻贤子孝。
早年父亲在金寨县三合公社工作,后调往黄龙公社工作,两个乡镇两次轮回,在1992年撤区并乡退休回乡。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我们翻山越岭去他工作的地方,要走上一两天,走得实在太累了,就骑在父亲的肩头。
父亲一直以来从严教育子女,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在三合乡政府办公室,他总是盯着我要做到“三勤一亮”:手勤、腿勤、脑勤、眼睛亮,就是要求我工作要认真负责,早上要第一个起床打开乡政府的大门,把办公室卫生打扫好,晚上最后一个锁门,工作要动脑筋思考。眼睛亮,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对待办事群众要热心接待,少让人跑弯路。不准到处参朋结友到处疯玩,也不准没事就跑回家,写材料字斟句酌,文书处理要规范。刚参加工作时,我对这样严厉的管束受不了,曾想挣脱父亲的管束跑得远远的,正是父亲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益。父亲经常用“三辈不读书蠢似牛”的老话教育我们。虽然90多岁高龄,他仍关心国家大事和家乡发展,每晚新闻联播必看,有时还记笔记,和我们讨论看法和见解。都说父爱如山,我们能感受到父亲的爱比山重,比海深。
父亲不仅在工作、生活、学习、为人等多方面为子女留下受益终生的教诲。晚年对子女的声明大义更是让人感动。我在乡镇工作,近年来工作任务繁重,常常周末赶不回去,父亲特别理解我们的难处,总在家静静守候,只是回去了他会表现得格外高兴……
父亲唯一的最爱是喝酒,年轻时酒量很好,会把2杯或3杯摞起来喝,叫什么“楼上楼”,家中来了客人总是要让客人喝得心满意足。晚年因身体原因遵照医嘱不能喝酒,心脏、皮肤、血压都不能让他喝酒,这也是我们全家对他的唯一亏欠,记得那次在医院偷偷给了他一点酒,那天他竟高兴得像个孩子。
父亲的故事讲不完,道不尽。每个人与父亲的缘分都有时间表,请珍惜你还拥有的父爱,能回去的时候不要迟疑;太远不能回来,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对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父亲也是莫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