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铺就致富路

  (上接一版)

  除了金竹坪,霍山县的太平畈、黑石渡、漫水河等乡镇的石斛栽培也都呈现规模发展势头。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石斛产业中,也提供了大量固定用工、农闲时节的季节性用工岗位。“近年来,随着石斛幼苗成功培育,石斛人工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石斛大面积种植。”太平畈乡副乡长杜汝舟介绍,石斛产业迅速兴起,已成为当地产业振兴、村民增收的“致富草”。

  “普通药材论斤卖,石斛论克卖。” 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传承人何祥林介绍道,相较于不易保存的新鲜石斛,市场上更多见的是石斛枫斗,又称龙头凤尾。以霍山石斛茎为原料,经分拣、清洗、炒制、绕条等十八道工序制成的弹簧状干品,形成昂起的龙头和翘起的凤尾。每一个成品,无不凝结着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何祥林所生活的太平畈乡王家店村,也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斛枫斗加工村,村民们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

  游石斛园,赏石斛花,品石斛菜……石斛基地也成为了旅游一景,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汪俊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前几年我和妻子在外打工攒不到多少钱,还不能为父母尽孝、照顾孩子。”眼下,汪俊和妻子在金竹坪的农家乐即将开业,想到未来的美好生活满是期望。

  早在2009年,霍山县就把石斛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加大开发力度,积极推行“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模式。2014年,霍山县提出了《霍山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政策扶持加之明晰的发展思路,霍山石斛产业规模效应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末,霍山县霍山石斛人工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从事种苗组培、种植、加工及销售的企业有2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年产值达20亿元,培育了龙头企业32家。而以央企中国中药、上市企业九仙尊、港资企业天下泽雨、本土企业长冲中药材等公司为龙头的霍山石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龙头企业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出了石斛浸膏、颗粒、胶囊、含片等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18年3月,霍山石斛通过国家濒科委的濒危物种人工培植论证,拥有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租赁、用工、入股、推广……多种形式也让石斛产业的扶贫攻坚作用不断显现。据统计,霍山石斛产业每年为全县贫困户带来土地租金收入90万元,务工收入27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0000多元,人均增收5000元。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长三角地区推进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武汉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山西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行动⊙浙江建成161家医共体县域就诊率达86.3%⊙小杂粮不“小”了——一个晋西北农民眼中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村里娃娃的书画班⊙打好“组合拳” 提升安全感⊙“仙草”铺就致富路⊙久久为功防治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