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核雕匠人助残脱贫

  本报记者 余浩

  2015年4月,在第一届六安茶谷开茶节上,一位年轻小伙的核雕作品展示台前,围满了好奇的市民,其中一位市民问道:“这么好的手艺,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去学习它?”一言点醒梦中人,几个月之后,小伙便创办了一家雕刻公司——六安吴氏艺术雕刻有限公司,这个小伙就是80后青年吴杰。

  潜心研究 核雕技艺自成一派

  吴杰出生在舒城县晓天镇大河村,年幼即跟着父亲学习创作根雕,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吴杰对雕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6年,吴杰从技校毕业后,跟随父亲一起到苏州从事根雕行业。白天,吴杰在父亲的厂房里干活,晚上闲暇时,吴杰就去看当地的手艺人做核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吴杰的核雕作品从朴拙粗糙,到有模有样,进而工艺考究,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岁出头的吴杰即自成一派,成为南派核雕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曾多次在省内外民间艺术以及手工技艺博览会上获奖,2014年,他的作品《招财十八弥勒》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首届全国民间核雕艺术大赛金奖。

  传道授业 聋哑儿童得一技之长

  家住三十铺镇的方刚是名聋哑人,现在,通过制作核雕工艺品,他每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这要是放在几年前,还没从特教学校毕业的方刚是不敢奢望的。

  原来,方刚的核雕手艺就是从吴杰那里学来的。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吴杰没有顾及这一点,反而还帮徒弟们的作品找销路,让他们的一技之长着实成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

  吴杰的老家有不少聋哑儿童因家庭困难,找不到生活出路,他就想,这些聋哑儿童虽不会说话,但心灵手巧,具备学习核雕的潜能,如能让他们学会核雕,也许会改变这些孩子的人生。

  说干就干!2015年下半年,吴杰从苏州回到家乡,筹建六安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2016年5月正式开始为残疾青少年免费开展核雕培训。他在金安区三十铺镇悠然蓝溪租下两层楼的厂房作为核雕实训场地,并为参加学习的残疾人提供免费食宿。由于这些学徒大多为聋哑人,为了便于沟通,吴杰还学会了哑语。4年来,共有180多名残疾青少年通过培训能够独立进行橄榄、桃核、竹根等雕刻,他们在家里完成的雕刻作品,由基地回收销售,而在基地工作的残疾人,月收入能有3000元至5000元。

  吴杰说:“孩子们经过培训后,如果愿意继续留在基地的,他们所做出来的作品,会按市场价格购买;如果想带回家做的,一样可以接收他们的作品。”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一部分残疾人的就业和脱贫,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心助贫 示范带动续刻大爱

  吴杰个人的义举也引起了连锁反应,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爱下,他又在市特殊教育中心开设了核雕专业课,让更多的残疾人以大别山区丰富的桃核、竹根为原料雕刻工艺品,成功地为山区残疾人铺就了一条自食其力的创业路。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在市委国安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贯彻落实⊙中考首日 平稳有序⊙霍山法院公开宣判首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我市下周一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1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 4600多个岗位虚位以待⊙吴杰——核雕匠人助残脱贫⊙孙云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叶露中在城区调研城建工作时强调合情合理回应群众关切 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未名湖畔棚改安置小区获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全市首笔“邮收邮贷”业务成功发放⊙裕安加强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