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瓜农“码”上卖瓜记

  本报记者 张瑞 通讯员 程度厚

  “没想到,老了老了,赶上了时髦,当瓜农买种子买肥料不用给现金,卖一车瓜也不用带包装钱,我这一张二维码就能叮咚叮咚地收钱,比以往方便多了!”说话的是原霍邱县新店镇村民,现随子女来到叶集姚李镇漫山红村的瓜农李安才。

  “当前气温越来越高,俺们漫山红西瓜种植基地的8424西瓜不仅好卖,而且价钱高于普通西瓜。今年种植的60多亩西瓜毛收入少说也要卖60多万元。以往交易收入,在怀里揣着总是担心,褂子里面还缝着小兜兜,晚上睡觉都不踏实,现在好了,做新时代的庄稼汉,可以实现无现金交易,真时尚!”今年68岁的李安才一边在路边卖瓜,一边眉开眼笑地说。

  李安才告诉记者,他早年外出在上海一带打工,有着十几年的种瓜经验。2000年,李安才因家庭变故,加之年老体弱,回到了霍邱县新店镇。2006年,李安才的儿子、女婿来到姚李镇漫山红村境内,租赁了一部分土地,兴建了猪圈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由于那些年养猪不景气,防疫不到位,缺乏科学知识,不仅没有赚到多少钱,而且血本无归。

  得知孩子们养殖赔了本,2011年,李安才来到了姚李镇漫山红村,看到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位于汲河下游,山清水秀,沟渠纵横交织,排灌自如,很适合种植西瓜。他与儿子、女儿商量,决定租赁土地发展种植业。

  于是,他们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租赁了60亩土地种植西瓜。凭着十几年的种瓜经验,李安才引进了新品种8424,不仅瓜瓤甘甜可口,而且皮薄汁多,备受食客青睐。今年风调雨顺,李安才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姚李府前街和光华大街,记者看到,一辆辆三轮车装运的西瓜,上面一边插的标牌上清晰地写着“漫山红8424西瓜”,一边挂着的是一张二维码。瓜摊边人们在挑选西瓜,每公斤价格5元。挑好的西瓜,随手扫一下二维码,叮咚叮咚的手机提示音,让交易额瞬间入了瓜农的口袋,街头巷尾的瓜农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李安才家的西瓜基地,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且还带动了村组贫困户劳动脱贫。他家西瓜地里常年用工每天4人,每人每天70元,到了西瓜成熟季节,每天用工6至7人。这些用工都是经过村组统一选派的贫困户,中午还安排一顿工作餐,让贫困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促进他们早日脱贫摘帽。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宣城市政府考察团来我市考察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5月份我市商品房销量持续下滑⊙金安区土地确权行政审批实现“四个化”⊙六旬瓜农“码”上卖瓜记⊙绿色制造节能降耗⊙教会孩子避险自救⊙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