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大鹏)今年,我市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对8536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完成药费补助打卡发放、安置转介1345名残疾儿童参加康复训练。
强化主体责任,确立工作思路。市残联与六部门联合下发《六安市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及时出台《六安市2019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围绕“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以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和惠残民生工程为抓手,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深入开展“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康复相关业务技能培训和加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监管,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有效的康复治疗、训练服务和辅具科学适配。
规范审批程序,及时开展救助。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对上年人员信息进行年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项目范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康复,开展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及时纳入项目范围。
拓展宣传渠道,扩大政策知晓。在《皖西日报》、市广播电台开辟相关栏目,开展项目政策走上街头宣传活动;在城区20块公交站台广告牌印制六安市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申请流程;开展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政策宣讲进定点康复机构,扩大政策知晓度。
组织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利用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安医大二附院专家教授来我市开展康复技术结对帮扶契机,组织全市脑瘫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康复治疗师约6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专家义诊、现场评估及实操演示和课堂互动,使学员在理论上对残疾人康复有了新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了重点和方法,为我市更好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