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挑重担 真情暖心间

  卢贤傲 本报记者 谢菊莲

  天刚蒙蒙亮,54岁的汪大珍刚起床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给丈夫擦洗身子、更换衣服、刷牙洗脸、做早餐、整理家务……汪大珍家住舒城县干汊河镇莲墩村吴圩村民组,2001年丈夫朱观圣瘫痪卧床以来,她的每一天都是这样过来的。19年来,汪大珍不离不弃为爱坚守,无怨无悔地照顾着瘫痪的丈夫,用瘦弱的双肩撑起四口之家。

  2001年,当时年仅38岁的朱观圣在外打工的一处建筑工地上,不慎从高楼坠落,经医院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导致双下肢高位截瘫,从此卧床不起。当年工地负责人推诿不管,为了给丈夫治病,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借下了数万元的外债。受伤后的丈夫因承受不了残酷的现实,感觉生不如死,为悉心照顾丈夫,汪大珍只能把12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暂时托付亲戚照顾。在丈夫伤情稳定后,汪大珍只好将丈夫带回家休养。既要服侍丈夫,又要养育两个孩子,还要做家务、种自家承包地……丈夫的瘫痪,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岁月的沧桑,让她显得苍老而憔悴,头发变得花白。

  在别人眼里,这样的生活随时会压垮她,但汪大珍心里却异常坚定:丈夫和孩子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不能离弃。为了照顾朱观圣,汪大珍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帮丈夫接大小便,然后就开始忙着做早饭,给丈夫进行按摩、穿衣服洗漱、伺候孩子上学……为了不让朱观圣患上褥疮,她勤洗勤换衣服、被子、褥子,还经常给丈夫理发、刮胡子、剪指甲,家里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朱观圣虽常年坐在轮椅上,但言谈爽朗,在爱人的精心照料下,已经走出了当年的阴霾。

  近年来,汪大珍一家也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雨露,2014年,她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金融小额、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公益岗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踏实苦干,家里家外两不误,2018年便成功脱了贫。汪大珍告诉记者,如今女儿出嫁在邻村,经常回娘家帮忙。儿子这几年在杭州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有份稳定的收入,近年娶妻生子,让家庭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这些年看着她一步步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一个男人都未必有她坚强能干,她是我们妇女的楷模。”莲墩村妇联主席徐友勤对其如是称赞。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护士夫妻档的故事——志同道合又各自忙碌⊙图⊙科学减重 你得知道这些⊙柔肩挑重担 真情暖心间⊙我市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重走红军路⊙端午粽飘香⊙叶集区强化家庭文明建设⊙用法治力量营造最佳营商环境⊙裕安区扎实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