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院变奏曲——贫苦户何劲强的脱贫路

  陈胜

  初夏时节,万物葱郁。在舒城县杭埠镇舒拐村的一家农家小院里,主人刚从附近一家企业下班,又在拾掇家里的活计了,给猪喂料,给鸡饲食,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着晚餐,看到丈夫走向新生,心情更欢快了。这时,厨房里炒菜的滋滋声,屋檐上雨水滴落的哒哒声,羊圈里的咩咩声,鸡笼中的咯咯声……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合奏着一支和谐动听的乐曲。

  此情此景,正是镇扶贫干部李燕翔透着细雨,上门走访看到的。看到李燕翔到来,主人何劲强放下手中的话,忙端茶倒水。

  然而,一年前的何劲强可不是这种状态。

  一年前,何劲强刚从监狱里出来,不久又遭遇车祸,本就贫困的家庭更一落千丈,后被评为村里的贫困户,李燕翔被推举为他的帮扶责任人。

  李燕翔刚来的第一次,遇到了何劲强的女儿刚考上大学,全家正为学费问题犯愁。李燕翔说,孩子学费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但要脱贫就要由被“输血”、被捐赠转变为能“造血”、能自强。想到杭埠有许多企业,何劲强又会木工手艺,李燕翔建议他到企业就业,但何劲强直摇头:我身体不好,活我就不干了,以后镇上、村里给点补助就行了,生活能过去就行了。

  李燕翔明白,何劲强有等靠要的思想,必须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意识。于是,李燕翔给他们做起思想工作:“我们一切要靠自己,国家只能提供政策,脱贫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自己致富了,才能更自信,腰板才能更直。”李燕翔还举村里好多致富典型的例子,鼓励他勇于自强致富。何劲强听着听着,不时点头。

  李燕翔知道,思想上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付出。于是,李燕翔隔三差五地就过去,收集一些自强不息的故事教育他们,同时,帮他们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并与扶贫工作队的其他人员联系,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工作。

  “别人能干,自己为什么不能!好日子就是一步一步奋斗出来的。”就这样,李燕翔慢慢点醒了何劲强和他的家人。

  以后每一次过来,李燕翔都感受到了何劲强一家的思想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点滴变化。

  李燕翔掰着手指说,我到他家不下二十次,但我印象最深的有那么五次。

  一次是下午过来,何劲强正在家里摆弄着养殖方面的书,看不懂的,他还上网查,看到他那个学习劲,我都感动了。

  再一次是大中午的,我下乡路过,看到何劲强买来各种蔬菜种子,规划架设大棚的种植结构,一家人齐上阵。

  还有一次是看到他家大棚蔬菜长势喜人,林棚旁还办了养殖基地,养殖了牛、猪、鸡、鸭、羊等,他们更忙了。

  第四次过来,没有看到何劲强,从他妻子口里得到,何劲强到附近企业上班,家里的事情交给妻子打理了。

  第五次过来,看到何劲强正在学习网上知识,说到万物互联互通,智能技术发展很快,再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李燕翔说,杭埠镇有不少村民都像何劲强一样,他们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依靠自己努力,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自信写在脸上,他们是新时代的农民。

  “即使我们以后脱贫了,也希望你们经常过来,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定努力,让你们每次都能看到我们的新变化、新气象,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何劲强开心地说。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家庭小院变奏曲——贫苦户何劲强的脱贫路⊙伤残老人急需身份证 民警上门帮解忧⊙践行孝文化 温暖一个村——舒城县汤池镇常院村弘扬孝文化见闻⊙市福彩中心走进市社会福利院关爱孤残儿童⊙我市彩民倍投15选5 喜中特等奖10注⊙福彩搭起理想与现实的彩虹桥⊙双色球2019064期头奖4注906万多元奖池7.43亿元⊙我市福彩兑奖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