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5月31日——一位驻村书记的扶贫“心路”

  记者 李东标 陈扬

  初夏时节,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太安村,花开正盛,微风拂过,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味儿和花草的芳香。中午时分,一场急雨将村里的水泥路冲洗得一尘不染。

  年过七旬的张宜林吃完午饭后,来到稻田里查看甲鱼的生长情况。远远看到有人走过来,他快步趟过浑浊的泥水,咧开嘴笑着说:“陈书记,最近没看到你,怪想你哩!”

  张宜林口中的“陈书记”,名叫陈必喜。2017年4月,他被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选派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太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

  两年来,陈必喜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太安村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包括张宜林在内的153户贫困户告别了贫困。太安村也由偏僻落后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示范村。

  驻村后遇到“烦心事”

  太安村是典型的岗畈区,荒山荒地多,易涝易旱,经济基础薄弱,交通条件比较落后,整体发展长期落后于周边村庄。2014年,太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3户467人,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的达80%以上。

  面对长期发展不足、脱贫任务艰巨的现实,陈必喜没有心灰意冷。他利用空闲时间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农户家召开“板凳会”,宣传扶贫政策。

  在走访的基础上,他沉下心来,认真分析太安村发展优势和不足,决心按照“认真吃透上情、深入了解下情,俯下身子干好扶贫工作”的思路彻底改变太安村的面貌。

  刚到村里,一些村民对这位从省城派来的“陈书记”并不买账,认为他来村里工作不过是“镀镀金”,不会真心实意帮助村里谋发展。

  “有的村民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就深入每家每户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一趟不行就来两趟,帮助他们分析如何拔掉穷根,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是真心帮助村民致富的。”陈必喜说。

  江敦兵是村里的贫困户,陈必喜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登门为他“支招”:“你有劳动力,也有可以耕种的水田,能不能发展稻田养虾?”不曾想,对方并不领情。陈必喜没有气馁,他三番五次上门,最终将其说服。

  很快,江敦兵带头发展稻田养虾,仅2018年稻田养虾面积就达40亩,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稻田养虾面积达300多亩,有效促进了贫困户稳定增收。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9年6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科技+人才,助力乡村腾飞⊙温馨“百家饭”别样端午情⊙金安区严把金安脆桃安全入市关⊙新华网5月31日——一位驻村书记的扶贫“心路”⊙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全市宗教工作培训会开班仪式举行⊙城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将“有规可依”⊙“让征迁市民早日回家”我市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四送一服”, 企业“服不服”——市委督查办督查霍邱县“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