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东
父亲节的前一天,懂事的女儿寄来了一件短袖衫,并附上一条手机短信,以慰藉我这个做父亲的责任。由此,却勾起我对父亲的怀念。于是,我在回复女儿的短信后,就在书房里翻阅当年老父亲给我写的信。
父亲给我写第一封信到现在快38年了,我至今仍保存着一叠厚厚的父亲曾给我写的信。
我们家兄弟3人,我是父亲的大儿子。在我18岁那年就当兵去了福建,父亲不可能再像往常那样可以随时给我耳提面命的教诲和关怀,他开始给我写信。
父亲是个吃了几十年粉笔灰的老教师,甚至在后来当了小学校长和教办主任后,仍然很俭朴,就连写信用的也是价格最便宜的信笺,纸质粗糙低劣,呈灰褐色。父亲小时候曾读过两年私塾,写得一手好字,不仅毛笔字写得耐看,而且钢笔和粉笔字写得也很漂亮。但父亲给我写信,却很少用钢笔,大多是用小毛笔由右向左竖着书写。信的内容多数是告知家中的事情。读他的信,眼前会浮现出动人的情景,很解我想家之苦;信中还有不少教导我如何做人的道理,话不惊人,毫不深奥,甚至用些口语,但因系发自慈父的肺腑之言,是他数十年人生经验的总结,我总觉得十分珍贵,格外令人难忘,翻阅如此信笺,特别是在生活中有所碰撞,心灵里起伏跌宕之时,读到信中朴朴实实的却是深刻的至理,常可得到顿悟。父亲信中最多的是敦促我刻苦学习、激励上进、注意身体健康方面的文字。
在新兵连集训那会儿,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处在闽东方向,一个名叫东澳的小岛上。除了十几户渔家小院,就是驻扎在守岛连队。参加训练的我又苦又累,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真不知所措。当时的我,丝毫感受不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耐不住寂寞,就学起了抽烟。父亲知道后,几乎在每封信里提醒,“你切不可抽烟,以免花钱买病”;“烟不要抽,抽烟是预支生命”。甚至有一回,他温怒写道:“年纪轻轻,嘴上叼支烟,像什么,戒不戒烟,你自决之!”其实,父亲动怒,劝我戒烟,意在催我上进。曾在信中告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等,当老师的,这方面谈得多,理所当然。父亲的每一封信都饱含着深深的父爱,我每一次收到他的信总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感动不已!
一日,父亲给我寄来了高考复习资料,并鼓励我好好复习,参加高考。我忽然萌生将父亲的信好好保存的念头。我想,也就只在这几年(过两年退伍返乡,还写啥)父亲才给我写信,把父亲的信保存下来将是十分珍贵的,我还想到,父亲的每封信,就像一幅书法小作品,一首叮嘱小语,虽然碎语片言,留住它将激励我进步。这以后,父亲的信我都要注意保存,成了我的珍藏。即使是在军校读书、前线实习、部队任职、经常变换岗位及转业到地方工作后,父亲给我的信都没有丢失。
父亲已经病故28个年头了,是癌症的病魔夺走了他正书写第59个年轮的笔。每当我怀念父亲时,总会小心翼翼地取出他给我写的信,屏息凝神细读。这已经破损的信笺,这淡淡的笔迹,为我保存永远远去的慈爱的父亲那海一样的亲情,日月可鉴的思想道德风范,叫我警醒,叫我永远享用不尽。父亲虽然走了,但信如其人,它将是最好的纪念。
这个父亲节,是我在读父亲的信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