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尚流)叶集区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整合人员队伍,打造实践平台,优化活动项目,构建区、乡镇街、村社和省市区级文明单位“3+3”文明实践模式,助力全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文明实践+典型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举办叶集区第四届桃花·梨花艺术节,开展众筹认领、扶贫济困,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繁荣乡土文化。开展“文化扶贫,携手小康”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繁荣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举办第四届农耕文化节,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自留地”虾田稻米认购、就业扶贫招聘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内生发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引领文明风尚。成立“红色党员”“绿色环保”“蓝色普法”“白色天使”“橙色帮扶”五色志愿服务队伍,走进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常态化、接地气的志愿活动。开展“五四”百年继薪火、“五一”行动耀青春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不断贡献青春力量。开展“弘扬时代新风,传递榜样力量”志愿服务、民生工程、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主题宣讲活动42场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第31个爱国卫生月,遴选22名医生到各乡镇街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共创文明城市”“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巡回演讲”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人次1300余人,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文明实践+表彰活动,激励担当作为。开展27场“好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褒奖善行义举。举办“传承百年中国梦
青春建功新叶集”五四文艺汇演暨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激励广大干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彰显新价值。
文明实践+公益活动,提升创建品位。举行“文明创建我先行”大型公益徒步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区直单位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小区、主次干道开展清洁家园公益行动,向农民群众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宣传环保基本国策,掌握环保法律知识和污染治理技术,化解农民群众环保纠纷,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参与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关注、理解与支持环保工作,提升农村整体环境质量,促进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抓实移风易俗工作,孙岗乡棠店村三字经式“村规民约”被载入省文明网内刊,姚李镇长湖村严格落实红白喜事报备制度,史河街道开展“社区一家亲”行动,三元镇沣桥村利用电商平台为村民销售农产品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等,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筑牢宣传阵地。按照“群众点单、乡镇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形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促脱贫·创文明”主题宣讲活动215场,受众3600余人。开展进乡镇、进村社、进学校等艺术化宣讲12场,受众约10000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开展红色六安和红色叶集主题宣讲,讴歌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和高尚情操,通过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传颂模范新风、传播政策理论、传递人文关怀的文化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文明实践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