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讯(杜闯)近年来,霍山县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营造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动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墩苗追肥,切实筑牢干部干事创业的根基。注重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出台《霍山县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暂行规定》,对挂职锻炼工作进一步完善,通过在发展一线、经济一线、扶贫一线、矛盾一线挂职锻炼,练出既有刚性又有韧劲、既有机关经验又有一线实践、既有办事原则又有群众情感的多能年轻干部,造就一代可靠接班人。其中,采取外挂、互挂和横挂等方式,先后选派了34名乡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乡镇班子成员到上海、山东等地挂职,16名县直干部挂任乡镇专职扶贫副书记,24名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一线挂职锻炼;组织了10多批800多名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干部赴江浙、上海、深圳等地参加县域经济、工商管理、招商引资等业务培训。
培植修枝,坚决树牢正确鲜明的用人导向。制定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提早架设“警戒线”,事前编织“安全网”,特别是注重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先后对191名在企业和社会组织兼任职的退休干部和在职领导干部进行了清理,对9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了诫勉谈话。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落实省委“六选六不选”用人要求,突出向基层一线倾斜,树立“用作品证明、凭实绩说话”导向,坚决突破“四唯”,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举贤荐能和把关作用,把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坚持原则、实绩突出、廉洁过硬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2018年以来,全县共调整科级干部8批、310人次,特别是机构改革涉及47家单位,县管干部137人,工作人员273人,整个过程始终秉承“先定规则后定人”理念,从事业出发,着重考虑该用什么人,而不是什么人该用,做到公平公正,从而保证了改革前后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
择材善用,充分激发干部勇担当善作为的激情。创新实施“年轻后备干部跟踪培养”项目,坚持在培养上下功夫,在管理上强措施,在使用上求突破,着力优化全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生机和活力。目前,后备干部人才库共有200人,本科学历167人,占83.5%,研究生学历15人,占7.5%。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的选拔任用力度,畅通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路径,对优秀事业单位干部大胆使用。按照事业单位调任的程序和要求,从优秀事业单位人员中择优调任12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其中扶贫一线优秀事业单位人员3人;在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中,公开比选38名“三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