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传军
初夏时节,在裕安区固镇镇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里,显得格外忙碌,许多鹅农一边将自家的种鹅蛋运送到该公司下辖的军明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里进行孵化,一边精心选购刚刚孵化出的鹅苗。该公司首席技术员、畜牧师占月明正在对前来选购鹅苗的农户进行养殖技术对接。“我们经过占专家的技术指导,我家去年的鹅苗成活率达到了100%,现在看来养殖一定要相信科学、讲究技术。”说起占月明,养殖户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采访当日,占月明指着一只只毛茸茸的鹅苗高兴地说:“通过我们的技术对接和帮扶,现在很多村民看到了白鹅养殖的发展前景,时下养殖白鹅积极性越来越高。”如今,当地村民都称他是白鹅养殖领域的“土专家”。为此,占月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攻克了皖西白鹅养殖与孵化方面一个个难题。他先后被评为六安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2018年还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1976年出生的占月明过去一直在外地打工。但在打工期间,他就与鹅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工期间,他认识了江苏高邮和四川成都等地的不少从事鹅产业方面的朋友,而且朋友也经常邀请他去参观考察。在看到外地朋友在鹅产业方面做得风生水起时,占月明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他认为,固镇镇被誉为“皖西白鹅之乡”,是中国羽绒名镇、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发展皖西白鹅产业前景一定会一片光明。
占月明于2004年春回乡后,在自家庭院里开始养殖皖西白鹅,随着不断探索和规模扩大,2008年他又加入安徽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自己多年的养殖实践,占月明认为过去皖西白鹅养殖规模上不去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上的障碍。特别是过去受皖西白鹅养殖孵化技术所限和传统养殖理念影响,当地村民长期广泛采用自抱繁殖模式,致使养殖效益低,严重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不能很好地形成品牌效应。
为改变白鹅产业发展受限的局面,2004年,占月明个人自费到四川农业大学学习皖西白鹅孵化技术。通过两年多时间上百次的反复实践,在四川农业大学王积文教授的亲自指导下,终于攻克了皖西白鹅种蛋电器孵化难关,受精蛋电器孵化出壳率达98%,皖西白鹅的成活率达95%以上,有力促使白鹅养殖走上规模化道路。
随后,占月明通过科学实践,又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终于掌握了整套皖西白鹅孵化养殖全程技术,获得促鹅产绒饲料和皖西白鹅种蛋孵化专利技术,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皖西白鹅种鹅良种繁育基地,带领周边走上了皖西白鹅及无公害饲养道路。现在为下辖的124个皖西白鹅养殖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即统一供应鹅苗,统一疫病防疫,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销售,分户饲养,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