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部署 质量为先——六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推进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在此背景下,六安市迎来了十年一次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省染源普查领导小组领导下,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在各县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截至目前,我市完成清查建库、入户调查、数据采集、质量核查、第一轮数据审核工作,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8年7月16日印发了《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质量核查工作的通报》,对我市入户清查阶段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清查阶段普查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高位推进 做好保障
为加强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领导,我市成立了全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由分管生态环境工作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市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等17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同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指导全市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我市于2018年3月5日印发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政办秘〔2018〕33号),进一步明确污染源普查的目的、范围、部门分工和时间安排,要求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市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情况。为落实普查任务,2018年我市积极做好经费预算,市本级落实污染源普查经费384.2万元,各县区落实普查经费共计1571万元。
搞好宣传 营造氛围
我市制定了《六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发放国家污普下发海报160张,印制了《致全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的公开信》、普查宣传折页手册、普查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利用报纸、电视、户外条幅、户外广告等形式宣传污染源普查;在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开设专栏,发布污染源普查相关政策、普查宣传海报以及普查工作动态信息;结合安徽环境保护宣传周和“六·五”环境日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查宣传活动。
开展培训 确保质量
我市于2018年5月22日和6月11日两次安排技术人员参加省普查办组织的普查指导员培训及考核,共有152名人员取得普查指导员证。为深入学习贯彻《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技术规定》,切实提升全市污染源普查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2018年6月1-5日,市生态环境局举办四期六安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培训班。各县区主要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农业部门人员共计536人参加培训。
全面完成入户清查建库工作
我市充分调动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力量,利用环保员和网格员熟悉辖区情况的优势,同时发挥第三方机构专业优势,在省普查办下发清查底册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普查对象采取拉网式实地排查。对名录中不纳入普查企业实地排查,拍照、定位、现场记录,并由普查人员签字。
截至2018年7月3日,全市共完成183个入河排污口、306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3台生活锅炉、164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清查建库工作,完成20727家工业企业的入户排查工作,其中纳入清查建库的工业企业与产业活动共计6890家。
全面完成入户调查工作
2018年9月26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先民主持召开全市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推进会议。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分管领导同志;各县区环保局分管负责同志、污普办主任、技术骨干与数据处理人员、市普查办人员及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六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标单位,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南工程咨询设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集团是湖北省政府出资组建的综合型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业务板块主要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保管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环境监测、环保产品研发与转化等)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对全市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进行了部署。
截至2018年12月初,共计完成11214家普查对象的入户调查工作,其中工业源6890家、农业源1642家、集中式306家、行政村1810个、入河排污口183个、生活源锅炉33家(53台)、移动源350家。
接下来,全市将围绕如何做好后续普查工作,全面提升普查数据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普查工作保障。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国情调查,是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管理决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普查工作进入质量审核和核查阶段,可以说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各级普查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在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同时保持普查机构稳定,保障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在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为圆满完成普查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物质保障。
二是强化普查数据质量责任,扎实做好普查数据审核工作。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普查数据质量能不能保证,关键在于各级普查机构的数据质量责任有没有完全落实。市普查办把普查数据质量责任落实作为下一步工作督办的核心环节,对涉及产排污核算的关键指标,将加强集中审核、抽样审核和工作督办,发现问题直接点名通报,质量不合格的要求重新普查。
三是动员各方力量,做好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市普查办充分利用技术支持机构和专家团队力量,组建专业的审核队伍,通过分区和分行业的针对性指导,全面提升普查数据质量。严格普查数据质量审核技术把关,既要重视根据报表制度开展表格间、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审核,更要重视根据系数手册,对特定行业污染物、工序工段填报完整性的审核,确保核算需要的基本信息、污染物和工序工段不重不漏。强化普查数据现场审核,编制指导小视频,对重点行业的审核工作进行指导。
四是做好统筹,圆满完成2019年普查任务。根据国务院普查方案要求,2019年要完成污染源普查,核心是建立普查数据库,编制并发布普查公报,围绕这个要求,国家普查办已经明确了普查数据审核的时间节点安排:2019年3月至4月,开展基本信息及生产活动水平汇总数据审核评估;2019年4月至5月,各级普查机构开展污染物产排放量核算工作;2019年5月31日前,各级普查机构完成普查数据初报工作;2019年6月至8月,国家普查办对普查数据进行集中审核评估,将审核情况及时反馈地方;2019年8月31日前,确定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
2019年,我市将按照省普查办的统一要求,以完善G106表(工业企业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核算表)填报为核心,加强分级审核,保证数据质量;并将适时开展县区普查机构普查数据联合汇审,编制数据审核报告,确保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