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残民生工程“幸福”残疾家庭

  本报讯 2018年,我市残联积极努力,以重点康复项目为抓手,精心实施惠残民生工程,逐步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取得可喜成绩。

  惠残民生工程让更多残疾家庭直接受益。2018年,各县区不同程度对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进行扩面救助,特别是对公安部门监管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救助,据各县区上报统计,霍邱、金安、叶集和开发区等地实现了对此类人员补助的全覆盖;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持续推进,金寨、金安扩面救助残疾儿童参加康复训练70名以上,裕安、霍山等地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持续提高,金寨、舒城、霍山等地对定点机构管理规范有序。全年共有10169名贫困精神残疾人享受药费补助,超额3511名,完成率达152.73%,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1413名,完成率达200%。

  精准康复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一年来,各县区残联按照“低标准、广覆盖”和“就近就便、分级诊疗”的原则,依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服务力度,突出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和因病返贫残疾人服务,截至年末,全市享受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79514人,服务率90.29%,享受辅助器具适配15448人,适配率86.01%,其中服务建档立卡贫困贫困残疾人40046人,服务率97.29%,服务因病致贫残疾人17253人,服务率95.48%。我市6个县区服务率超过全省83.24%综合康复服务率,7个县区辅具适配服务率远远高于全省76.19%辅具适配服务率,5个县区超过全省91.28%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6个县区超过全省89.19%服务因病返贫残疾人服务率。

  儿童救助政策让残疾儿童康复得到保障。为确保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和市领导要求,为出台较为详实并便于县区操作的贯彻意见,市残联一方面学习和研究国家和省级出台的文件以及其他省市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以前期调研为基础,通过动态更新系统相关数据和近年来我市残疾儿童受助数据,草拟初稿,多方讨论修改和征求意见,后经市法制办审核把关后由市领导审定后印发。全面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重大突破,由项目实施变成一种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贫困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是全市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最大福音,将进一步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岗位练兵让更多残疾人工作者技能得到提高。作为服务残疾人或残疾儿童的工作者,相对其他人群,在有爱心的同时要求更加精准、细致,市残联一方面积极参加省级各类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康复中心或外地康复机构跟班学习、组织康复工作者观摩学习;另一方面,规范服务流程和档案管理,举办了约120人参加的惠残民生工程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培训班,通过老师对档案填写辅导、现场教学和问答互动等形式,让从事残疾人康复的工作者和定点康复机构在服务中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力。定期和不定期对康复定点机构的安全检查,确保残疾儿童在机构训练的安全。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爱心助残 共筑美好⊙全国助残日⊙惠残民生工程“幸福”残疾家庭⊙破除壁垒 共享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