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线索 狠抓治理 扫出成效——叶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侧记
本报记者 汪娟
“你们看,这几本就是我们专门记录线索的。这段时间,我们联合城区派出所、城区司法所每个月到各个村民组入户走访,做调查问卷,摸排涉黑涉恶线索。”5月14日,记者来到叶集区,史河街道综治中心主任林启超拿出了十几摞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资料,并介绍了他们日常摸排涉黑涉恶线索的相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来,叶集区近期启动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涉黑涉恶线索发现机制。
广辟渠道深挖线索
“乡镇街要在村社广泛开展线索排查,做到逐村逐户,过网过筛;公检法机关要从三年前案件查起,寻找涉黑涉恶及幕后关系网、保护伞;纪委监委机关要从建区以来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查起,查找涉黑涉恶腐败及关系网、保护伞;司法行政机关要开辟‘第二战场’,从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中广泛摸排线索;同时,乡镇司法所要从三年来调解的民事纠纷中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区直单位要在其管辖或监管的领域反复排查,纵横梳理,广泛走访,认真收集。乡镇街为方便群众举报,要在人员密集场所或政府办公地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扫黑除恶主要成员单位也要设置举报箱,方便群众举报。总之要穷尽一切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辟涉黑涉恶线索来源。”叶集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丁玉祥介绍道。
除了发挥基层机关单位的工作主动性,叶集区还通过发放一张明白纸、张贴公告、发放致群众一封信、悬挂固定宣传标语字牌、建设宣传专栏等形式,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线索。
同时完善奖励办法,发挥激励作用。今年4月,叶集区财政局与六安市公安局叶集分局联合制定了《六安市叶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奖励办法》,公民举报黑恶势力犯罪线索,根据其作用大小,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目前已经兑现两例。
综合治理固本强基
根据“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要求,叶集区紧盯治安“乱点”、行业“乱象”,集中攻坚、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防范黑恶势力滋生。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