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参观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后,列着整齐的队伍向红军广场走去。
4月23日,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村韦家大屋新四军四支队纪念馆馆长佘绵祥在向游人传播红色文化。
金寨红军广场。
4月19日,在金安区施桥镇大窑村的汪孝芝烈士墓前,当地民众用鲜花祭扫缅怀烈士。
4月23日拍摄坐落在舒城县阙店乡三湾村的吴展纪念馆。
4月23日,一家四代为革命烈士守墓70多年的舒城县南港镇老岭村村民张先鹏老人在清理烈士墓碑周围的杂草。
4月24日,讲解员在西镇暴动纪念馆为游人宣传红色精神。
4月22日,游人在裕安区苏家埠横排头徐向前铜像前敬献花篮并瞻仰。
4月22日,游人在裕安区许继慎纪念馆参观。
在革命老区六安,红色遗址随处可见,前来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一家几代人几十年义务守护红军烈士墓,无怨无悔;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红色文化讲解员、红色故事传播者,从花甲老人到少年儿童,从最初的不了解红色文化,到再次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重走红军路”,并升华人生之路。
目前,全市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共有207处246个点,分布在金寨等四县三区,其中,列入国保两处16个点,省保10处26个点,市保17处,县保106处115个点,一般文物点72个。全市现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同时,对革命旧址、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建立完善了档案资料,对其内涵包括所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等进行了整理、研究和记录,并初步制定了分类保护措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好六安革命老区精神接力战,努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述六安“好故事”,展现魅力“六安红”,让老区精神更深入人心。
建成一批如金寨红军广场、六霍起义纪念馆、大别山革命纪念馆、朱蕴山纪念馆等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设施,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提供物质基础、搭建宣传平台。支持打造金寨县梅山镇、汤家汇镇,霍山县漫水河镇、磨子潭镇,舒城县高峰乡,金安区张店镇,裕安区独山镇、西河口乡、青山乡等10个红色资源较为集中的乡镇为红色小镇。
以六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等不同时期“三次奉献”的奋斗历史和辉煌历程,以及《六安红色故事》中58位革命先辈典型事迹为蓝本,在各学校广泛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演讲比赛,组织广大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实地感受、深刻诠释红色文化真谛。建立皖西红色文化展览馆,系统展示皖西革命老区光荣、传统、悠久的革命史和建设史。将红色文化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拓展课等课程教学内容之中,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青少年思政教育资源,引领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红色故事在皖西大地传诵,一项项宣传老区精神的教育活动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如今,奏响老区好声音,传播老区红色文化,让老区精神深入人心,正成为老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