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意思是说,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社会,只有人人都讲诚信,才可能和谐美好。
70后李爱群和爱人经营着一家书店,他们待人诚信,薄利多销,童叟无欺。他们也想营造诚信的氛围,尝试着给自己的书店挂上“无人书店”的牌子。只要你在店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就可以按照标示的价格付款并做好记录。既可以把现金投送在付款箱里,也可以扫码支付。开业三年来没有丢失过一本书。按照李爱群的说法,你给人一份诚信,别人回报给你的必将是一份诚信。
宋庆龄是令人尊敬的“国母”,她从小就非常诚实守信。她非常喜欢她叔叔饲养的鸽子,叔叔也答应要送她一只,这让她非常高兴。正当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准备去她叔叔家取鸽子的时候,小庆龄突然停止了脚步。原来,她曾答应过她的小朋友,今天来她家里学习叠花篮。母亲说,你今天去叔叔家取鸽子,明天再去小伙伴家致歉,并教会她叠花篮,她不会怪罪你的。可宋庆龄说,既然我出发前想起了这件事情,如果再离开,就是不守信用,解释和道歉有什么用呢?
父亲也支持宋庆龄在家里等候她的小伙伴,做人最起码的准则就是诚实守信。而她的叔叔听说小庆龄是为了守信而没有来取鸽子时,不但没有责怪庆龄,而且还多送来了一只鸽子作为奖励。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古人推崇诚信,今人厚爱诚信,历史书写诚信。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高度自律。传承诚信文化,用诚信作为行事信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只要人人呵护诚信、坚守诚信,人际关系就会简单美好,社会就会和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