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珊珊
他们虽是夫妻,其实聚少离多,在黑白颠倒中,他的白天常常是她的黑夜。然而,他们也有别人没有的幸福,面对工作中的烦心事,他们乐当彼此的“垃圾桶”;在分享收获的喜悦时,又成了彼此的“能量棒”。在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近一对护士“夫妻档”,在志同道合的爱情中感悟这个职业的苦与甘。
相隔3个楼层,想见面却不易
“2床病人车祸伤;3床颅脑外伤,刚刚做完手术;16床脑出血浅昏迷,已经用过降压药......”5月11日上午,在市中医院综合病房大楼4楼的重症医学科,和交班护士了解了负责病人的情况,叶舟开始着手处理医嘱。而在相隔3个楼层脑病二科,叶舟的妻子范婷婷也在忙着为一位长期偏瘫的老人进行压疮换药。
“我们是同班同学,我追的她。当时她是班里的宣传委员,性格活泼开朗,很讨人喜欢。”说起两人的爱情故事,叶舟略有些羞涩。2012年,两人毕业了,又一起来到六安市中医院工作,2015年,两人领了结婚证,就算是把工作和生活都固定在了这座城市。
在工作中,叶舟作为医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在病症多、病情重的重症医学科,最大限度发挥了其体力好、对机器使用顺畅的优势,很快成了科室不可或缺的一员。而范婷婷也以其开朗的性格、贴心的护理,获得了病人以及家属的好评。
虽然同在一栋楼上班,然而,由于平时都很忙,上班时间难得见面,即便是休息日也很难碰到一起。“一个月有几次,要么我上白班,她上夜班,如果是早下班回到家的话,可能也是碰上我睡着了,反之亦然。”对于这种
“黑白配”的工作、生活模式,叶舟和妻子已习以为常。
彼此常分享,我的苦乐你最懂
认识11年、结婚将近4年,在同事眼里稳重干练的叶舟,在妻子看来却是个“不浪漫”的家伙。别人丈夫接送妻子上下班,生活中不时会制造点小惊喜,自家丈夫不是在病房,就是在去病房的路上,更别提像其他年轻夫妻一样经常一同上下班,一起吃饭、逛街、出游,就连婚房的装修也是由妻子一人承担。“他当时在北京进修,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也不娇气,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提起往事,范婷婷略微红了眼眶,虽然是抱怨,但更多的是对丈夫的心疼和包容。其实,范婷婷所在的科室护理任务也很繁重,接诊的大多为偏瘫、肢体或行动不便的老弱患者,患者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比比皆是,忙起来也是脚不点地,凌晨一两点到家也是经常有的事。
虽然忙碌,但俩人都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护理工作千头万绪,俩人常会遇到烦心事,在家里,他们成了彼此的“垃圾桶”。“看到一些危重病人无法治愈,心里很难过”、“晚上值班时人少忙不过来,动作慢了点,有病人就会不理解,觉得特别委屈”、“今天我护理的一个病人出院了,临走时拉着我的手说‘谢谢’,这让我很满足”......因为相同的职业,不论是彼此分享还是探讨业务,都很方便。两人中谁碰上了小病小痛,另一个照顾起来也总能轻车熟路。
去年5月,俩人迎来了爱情的结晶,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有了孩子以后,他们在生活上和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更多压力。体贴妻子既要上班又要带娃的辛苦,叶舟会抽空提前把饭菜烧好,这样妻子下班回来稍微热一热就能吃了。对于这种生活中的“小确幸”,范婷婷也很满足。今年的护士节恰好也是母亲节。“我正好没有排班,在家带带孩子吧,让妻子稍微轻松些。”听到丈夫的话,范婷婷笑眯眯地打趣道:“有时间咱们也约个饭吧,过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