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子)自“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开展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在完成规定动作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精准推进“四送一服”集中活动,坚决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
记者了解到,针对4月开展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我市制定了《2019年六安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实施方案》(简称“1+9方案”),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社局、市金融监管局等9家单位牵头负责制定详细子方案,实施9个专项行动,做好政策宣讲、走访调研、要素对接、问题收集、问诊把脉等工作。全市走访调研按照“四上”企业全覆盖的要求,共抽调723名机关干部参与活动,组建省市县工作组218个。每个省市联合工作组负责1个县区集中宣讲、走访企业不少于20户,县区工作组负责走访剩余“四上”企业和其他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全市共走访企业17958家,其中“四上”企业2004家。
为切实把中央和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好、解读好、落实好,解决部分企业对政策不知道、不了解、不会用等问题,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县区、市直各专项行动牵头单位编印了各类政策汇编及宣传资料共63631份。从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局、税务局、金融监管局、住建局6个部门各抽调1名业务科长成立市惠企政策对接解读小分队。小分队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分赴8个县区企业园区开展政策解读巡回宣讲。在此期间,我市共召开政策集中宣讲会544场次,2万多家企业和3万多人次参与,政策飞出了文件柜,飞进了企业园区,真正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米”。
利用此次“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政策集中宣讲会和企业大走访的契机,我市共发放《六安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企业需求和问题征集表》12587份,收集涉及项目、融资、人才、科技、土地等各方面问题1036个。集中月期间其中342个问题得到解决,剩余问题根据部门职责和属地原则,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进行了分办和交办。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探索问题解决方案,推动政府自上而下推动问题解决,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市委督查办也全程参与活动,对活动开展不到位的单位及时进行约谈并追责问责。
针对走访期间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融资、人才、土地等要素问题,我市举办了银企对接会、产学研对接会、土地资源要素对接会等,99家金融机构、23个科研院校、222个政府部门、2689家企业参与对接,共达成正式协议261个、意向协议407个,落实到位资金27.65亿元。
具体工作中,我市印发了《六安市“金融在行动·千名行长进万企”常态长效工程实施方案》,完善全市银行机构走访对接民营、小微企业任务,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1005户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按照“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原则,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专业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上门帮扶等方式,辅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4月末,省平台交办全市融资问题已办结100多笔,办结率达90%以上。
集中活动期间全市共举办“2+N”招聘会66场,其中“周三招工”主题招聘会32场,“周六招才”主题招聘会25场,“N”主题招聘会9场,累计进场用人单位791家,提供就业岗位35150个;进场求职1153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504人。4月15日至21日举办了“2019年六安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举办招聘会17场,479家企业提供了15663个就业岗位,有4000余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186人。
在税务政策方面,我市于活动月期间对辖区内应享受政策的纳税户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类登记造册。截至4月底,共办理退税55296笔,退税1929万元。并通过开设网站专栏、12366平台短信推送、上门辅导、组织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小课堂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减税降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