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做好“加减法” 算好“效益账”劲吹绿色风

  本报记者 邱杨

三元专版2573.JPG

三元专版4858.JPG

三元专版48956.JPG

  减少农药化肥,增加绿色有机;严守生态红线,实施种树增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市场意识……5月7日,记者在叶集区三元镇采访时看到,近年来,三元镇紧盯“新型生态特色镇”发展目标,通过“加减法”算出“绿色账”和“效益账”,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

  做好绿色发展的“加减法”

  三元镇位于大别山和江淮平原之间,丘陵地貌,史河总干和沣东、沣西干渠贯穿全镇,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近年来,三元镇围绕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优化人居环境,建设滨水小镇。实施创建省级文明城区、水利风景区、生态镇“三创工程”,对乡村公路沿线两边土地进行平整。实施增绿增效,增加了绿化面积约27000平方米,播撒花草面积4000余平方米,完成“春沣十里”省级水利风景区申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守住保护生态环境这条底线,做好绿色“加法”的同时少不了做“减法”。镇党委书记雷鸣告诉记者,为严守生态红线,下大力气进行农村治污,镇域内取缔了一批轮窑场、木竹交易点、木板厂、颗粒厂、小锅炉、沙石非法加工厂,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加大史河干渠和沣东、沣西的沿岸治理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新塘罗氏沼虾、龙元稻虾综合种养、桥元菱白混合种植养殖、双塘吊瓜种植、四林黄桃种植、王店土鸡蛋、祖师庙紫米种植、沣桥村现代农业等一批特色产业。

  记者在祖师庙村看到,整洁平坦的水泥路通往各家,马路两旁绿树成荫,小公园里几步一景,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农村大舞台仿佛在留恋上一场演出的热闹......改善了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优美的风景又引导、激励着全民动手爱护农村环境。

  农业转型算出“绿色账”

  “种绿色米,养生态虾”。近年来,三元镇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品质抢占市场先机。龙元村成立六安市沣河龙虾养殖合作社,现有11位社员,其中有4位贫困户,开发稻虾田208亩,“稻虾共作”的绿色产业模式让农民们增产增收的同时大幅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保证了食品的生态绿色,小小龙虾俨然成为生态稻米质量的一线“监管员”。

  “养小龙虾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在减少化肥农药的情况下,品质得到提升,通过轮作等方式,亩产保持稳定,稻虾田的经济效益超过单纯的水稻田,农民收益大幅提升。”龙元村党总支书记叶庆龙说,村里属于丘陵地形,以前村民大多种植水稻,一亩产量大约在800、900斤,产值有限,刨去种子、化肥各种成本,一年下来收益也有限。现在就地势发展稻虾田,土壤资源、水资源适宜,亩产经济效益超过单种水稻。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绿色账”,一亩标准稻虾田的建设成本1000余元。5月份开始,龙虾纷纷上市,收购价可达20多元/斤。养殖龙虾的田地不施化肥农药,产出的稻米品质也较一般稻米高,收购价大约1.35元/斤,计算下来一亩稻虾田农民可增收2000多元。

  在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减少农药化肥用量的同时,一些经营主体也在转变旧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减少种植的盲目性。叶集区三元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走上了发展“订单农业”的道路,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引导农户种植绿色无公害、优质稻虾米,低温迟熟保障了米质的好口感和黏度,“沣河”牌虾田稻米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远销广东、深圳等地,零售价预计可达3元/斤——3.5元/斤。“2016年我们处于摸索阶段,和农户签订了1500亩,去年增加到4000亩,今年约近10000亩,预计明年能突破20000亩。”公司法人吴泽俊说。

  农业品牌逐步树立

  尝到“点绿成金”的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好处。2015年以来,三元镇稻虾综合种养业迅速发展,目前全镇稻虾种养面积已达到近25000亩,年产无公害绿色稻谷1200万公斤,产值3200万元;淡水小龙虾年产量370万斤,产值近5000万元。“稻虾共作”产业从三元镇“一村一品”跃升为“一镇一业”。目前,全镇有2300余农户从事稻虾养殖,带动贫困户400余户,贫困户户年亩均增加3000元以上。从事综合种养的粮农亩平收入比单纯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民亩平收入翻一番。

  除了稻虾养殖外,此外,还大力发展其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走向市场。注册农产品商标成为了三元农民的新追求,新注册了“大别山生态虾”、“王大娘土鸡蛋”、“沣河牌”虾田稻米、“白龙井牌”吊瓜、“豫皖香牌”、“碗里香牌”、“三品珍牌”稻米等农产品认证商标。这些农产品如今纷纷搭上电商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投入小、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好。所以,农民乐于接受。”雷鸣总结道,为了提升农户绿色养殖、种植技术,近三年来,镇上几乎每月都会开展稻虾培训班等农技讲堂,宣传减少化肥、多施农家肥,邀请专家、农技人员向农户开课授技术,传递生态意识,转变种植观念。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三元做好“加减法” 算好“效益账”劲吹绿色风⊙十年轮回再次斩获双色球头奖六安苏埠福彩站点再演超500万“传奇”⊙福利彩票活跃生活丰富精神⊙我市中福在线上演幸运接力赛⊙安徽福彩3D彩民畅快海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