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群
小宝在学校里,老师教育他,要做个听话的孩子、拾金不昧的孩子、乐于助人的孩子。小宝很听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
小宝的妈妈在假期回家时,教育小宝,要做个听话的孩子、拾金不昧的孩子、乐于助人的孩子。
小宝的奶奶没教过小宝这些道理,奶奶只知道溺爱。小宝在爸妈那儿得不到的东西,就向奶奶要。奶奶开始也不想答应小宝,但小宝哭闹起来没完没了。奶奶心软了,小宝一哭闹就答应小宝的无理要求。小宝想吃啥,天再晚,奶奶也会骑着三轮车到集上去买。
过罢春节,小宝的爸妈到外地打工去了。小宝跟着奶奶留守在家。小宝在镇上的小学念书,小宝爸妈不让小宝在村小念书。村小里的学生稀稀拉拉,学生没有老师多。小宝每天上学都由奶奶接送。为了阴雨天不淋雨,三轮车上特意焊了篷子。现在的农村到处是水泥路,奶奶送小宝上下学,不怕阴雨天。
那天奶奶送小宝上学的路上,看到一张崭新的一百元钞票。奶奶停下车,捡起来。小宝看见了,不让奶奶捡,让奶奶还给失主。奶奶说,这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咋还?奶奶拾起后,说,晚上回家给你买好吃的。小宝不同意,看奶奶把钱装进了兜里,又哭又闹。奶奶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小宝就是不听。奶奶有点恼了,小宝,你说这钱咋弄?小宝忽闪着带泪的眼睛,东看看西瞅瞅,看到前面派出所的牌子,小宝小手指着派出所说,奶奶,咱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吧?
奶奶把一百元送到派出所,派出所问了奶奶哪村的,作了记录。警察说,奶奶您真是个明白人,拾金不昧,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值得大家学习。奶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烫。
星期五下午,奶奶拉着小宝回家。刚出集镇,看到路边围了一堆人。奶奶看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旁边歪倒着一辆自行车。围观的人叽叽喳喳,没有一个人上前扶老人。大家都怕被讹。小宝的奶奶经过的事多,让小宝赶紧上车回家。小宝不同意,非让奶奶拉着老人到医院去,奶奶不敢拉,怕被讹诈。小宝就哭闹,小宝哭得天翻地覆。奶奶心疼小宝,只好把摔倒的老人拉到卫生院。
这事没完,老人的儿子后来打听到奶奶家,又是写感谢信,又是送锦旗,还把这事捅到县电视台。奶奶成了“助人为乐”的典型,一时在村里村外传为美谈。
小宝的小学念完了,在这六年里,奶奶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人好事”,渐渐地奶奶习惯了,哪天不做好事,浑身都不舒服。小宝到县城念初中的那年,奶奶被评为县里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