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披肩布

  王明军

  陕北人扎的头巾,叫白羊肚手巾,有英武阳刚之气。而皖西姚李人的披巾,叫披肩布,有威武强壮之魂。或许,年轻人已不知何为披肩布。告诉你,那既是岁月打磨的痕迹,也是一个男人的家庭担当,是能撑起一片天的布。低头可见黑色大地,仰首能直达蔚蓝天空。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理发店里的披肩布,而是粮油站里的披肩布,它们属于那个时代的男人,属于工人有力量的护仓组。护仓组,顾名思义就是守护粮仓的小组。当然这也是一个荣耀的小集体,他们用挥洒的汗水,来守护粮仓的安全,来扛起家庭的重担,来滋润儿女们一步步的成长。他们的肩上有面香、稻香、米香还有菜籽油的饼香。这味道,有父爱在,可媲美世上最美的香味。闻了近二十年,直到后来去了远方,也未曾遗忘。

  父亲的披肩布,是面粉袋裁制而成,那是一块混杂着各种五谷味的布,被母亲倾心地一次次的漂白,又被父亲辛劳的一次次的粘染。当岁月浸透了汗水,也浸润了喜悦的时候,我们也逐渐长大成人。

  八十年代,是自由经济最活跃的年代,国营和民营企业相互竞争又相互地开花。粮油企业是八十年代经济时期最活跃的宠儿,当解放和东风牌大货车停满姚李粮库所有的道路时,排队拉粮就成了粮站的一道风景线。那一排排的解放绿,一行行的东风蓝,还有那跳板上一条条的米黄白,谱成了一组欢快跳跃且有色彩的协奏曲。她是时代的曲谱,也是劳动者的赞歌。弹奏人不辞辛劳,欣赏人愉悦幸福。

  我也曾披戴过这种赋予时代气息的肩布,从面粉包80斤,糠包100斤,稻包140斤,菜籽包160斤,米包180斤,依次递进,努力完成奋斗的行程,最后荣耀地扛起的200斤的麻袋包,登上巅峰时刻。

  人生每一次的磨难,都是在成长。我们不要去抱怨磨难,而是要感谢磨难带来的成长。人生路上有许多的坎坷,踏过去那既是勇气,也是一种成功。父亲给我的披肩布,让我从少年迈向了成人和成熟,懂得了人生的递进,也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我想说,一个拼博者,他努力奋斗的样子,真的很帅!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天高地厚的行者——记画家吴煜⊙我市五一小长假旅游市场火爆接待游客248万人次 吸金9亿元⊙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霍山召开⊙《清水河街道志》接受专家评审⊙霍邱县“取经”乡村旅游助扶贫⊙我家五一选“劳模”⊙养花⊙父亲的披肩布⊙采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