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重庆5月6日电(记者 柯高阳)我国科学家日前制备了一种基于红细胞的仿生纳米药物,并首次成功应用于模式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王贵学教授介绍,纳米医学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热门研究领域。由于口服等常规给药方式进入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的药物浓度很低,难以实现有效治疗,目前临床上开始采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增溶药物、提高药物半衰期、改善药物体内分布、降低毒副作用。但传统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容易被生物机体作为“非己”异物而清除,难以靶向输送药物到靶病变部位。

  针对这些问题,王贵学研究团队采用仿生设计策略,将纳米药物用红细胞膜包被,从而实现药物缓释、长效血液循环及高效靶向药物递送。研究团队将这种仿生纳米药物率先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并在小鼠模型试验中取得成功。

  王贵学介绍,这项研究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纳米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有助于精准化治疗提升疗效,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选择年月
<2019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别让文具店成为“五毛零食”新据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情况调查⊙赠台大熊猫十年迎客两千余万⊙安徽:2019年秋季中小学招生严处各种“班”⊙我国学者开创性实现量子随机行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高发专家提醒规范治疗⊙但留春光好 莫让飞絮扰⊙我国科学家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央行将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