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青壮年抑郁相比,老年抑郁的表现有一些不同之处。老年抑郁多有诱发因素,躯体症状明显,疑病症状突出,如话语增多,认知功能减退,产生抑郁的想法,情绪低落或情绪激动且难以平静,等等。
老年抑郁者的抑郁症状容易被躯体症状所掩盖,当事人往往否认自己有抑郁的感觉,而承认有很多躯体不适,如失眠或睡眠欠佳,一些老年人抑郁之后,虽然情绪低落,但精神活动并没有减少,语言啰嗦,唠叨不停,经常回忆过去的不幸经历,埋怨亲人,反复诉说。
约有80%的当事人承认自己的记忆力减退。常感觉脑子反应慢了,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计算困难,判断能力下降。与老年痴呆症不同,老年抑郁者抑郁前的智力完好,抑郁后脑子突然不好使了,回答问题虽然缓慢,但思考后的回答还是切题的。
有的老年抑郁者认为自己一贫如洗,无力承担吃饭穿衣的费用,有病却拒绝医治;有的认为自己一生都是过错,对不起家人和单位,为此泪流满面。
情绪激动时,抑郁的老年人常常表现得坐立不安,对以前喜欢的事没有兴趣,高兴不起来,他们感觉精神紧张,无法自制,显得手足无措。轻者搓手顿足,徘徊踱步;重者无法静坐,不停地走动,或抓头发、抓皮肤,片刻不得安宁。这种伴有明显焦虑症状的抑郁,容易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依赖于老年人自身的调整,也与家庭成员的努力分不开。减少老年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亲人的良好关系,首先是与老伴之间的默契,其次是亲子关系。
相比之下,儿女能做的事情更多。父母最需要的是尊重。人上了岁数,就会感觉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也没工作了,再能干的老人都会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多给老人一些尊重,遇到事情打个电话和他们商量,不是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而是让他们感觉很满足。特别是城市的老人对物质的要求不是太高,他们更看重心理的需求。如果孩子们送他们礼物,他们嘴上说“不要,不要,什么都有”,但心里还是会很高兴,因为礼物代表了“孩子们很看重我,很在意我,老记得我”。
当老人帮忙带孩子时,很多子女认为父母都这样,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父母有照顾子女的责任,但没有照顾隔代的义务,所以需要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类似的帮助,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当然了,老伴的默契和儿女的关心都不如自己来得重要,老年人可以学会自我调整与适应,需要自己找点儿“工作”,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
这固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也会激发人的潜能,使人保持健康状态,而真的退了而且休了就很容易丧失活力,致使健康水平下降。所以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劳动,无论是有偿劳动还是无偿劳动,都有利于社会和自身。
可以做的事很多,诸如发挥自身的专长,培养兴趣爱好,上老年大学,运动健身,做义工,甚至在家做好子女们的后勤服务,带孩子,等等。这可不仅仅是在尽义务,为他人服务,实际上在“尽义务”的同时,你收获的是自己的健康和满足。还可以从起居、饮食等方面善待自己,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多读养生书籍,定期接受体检,有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