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高风
“叮咚——”4月23日晚19时许,正在忙着准备第二天审计材料的潘云峰忽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我是吴文玉,刚才我父亲已经成功做完了开颅手术,感谢潘总和那么多可爱的员工,你们和我家素不相识,却给予我们无私的捐助和心灵的安慰,真心感激你们这样有爱心的人,有你们,世界更美好!”
看到这,潘云峰才想起上周的事。
潘云峰,安徽霍山万隆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4月17日,潘云峰偶然在自己手机的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吴文玉为自己重病继父发起的水滴筹。吴文玉说自己是霍山县佛子岭镇长岭村人,已经远嫁合肥,但一直抚养自己长大的继父田绪树却因颅内多发动脉瘤而昏迷住院,“继父育我成人,我当全力相报,但事大力薄,真切需要得到广大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援助……”
“我们也尽点力吧,今天就一起把钱送去,顺道看望安慰一下他们家人。”因为找不到路,潘云峰他们一行在镇驻村干部的陪同下,驱车40多分钟山路,把钱送到了长岭村田绪树家人手中。
潘云峰的公司不大,员工除去跑外勤的,总共也只有十来个人,大都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但在霍山公益圈子里,却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名气。
“我老家就是霍山的,与儿街镇双乐河村人。”潘云峰介绍说。“1994年,我以全区第一的成绩考入霍邱县陈埠职高。那时我更想读高中,但家里真得很困难,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能早点上班减轻家里负担,我才读了中专。没能好好上一所大学一直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1997年,潘云峰中专毕业后分配在县建设局一家下属企业上班,那时候效益都不好,有时候半年都领不到工资。2004年企业破产重组后,他凭着自己学的专业到一家审计事务所打工,后来自己成立公司单干。
“2012年,我们公司在太阳乡做政府审计,正好团县委在山区开展‘圆梦大学’活动。我想到自己上学时三年总学费才4500元还交不齐,父母找亲托友东挪西借好久。于是我主动和团县委和乡政府联系,也想尽自己微薄力量,资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让他们替我圆了大学梦,再不想还有人像我一样,还会因交不起学费而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潘云峰说,“我就拿出了1万元,资助5个准大学生,每个学生2000元,虽然不多,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他们家庭的升学压力。”
“2013年,我在上土市镇做升学资助时,看到一位品学兼优的小女孩叫夏柳。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她好不容易考上北京科技大学,可家里实在困难。父亲出了车祸眼睛几近失明,不能从事户外劳动,全家仅靠母亲一个人做点零工支撑。我想仅仅资助一两次也改变不了夏柳家的窘境,干脆和她结对帮扶,除了每学期资助她2000元学费直到大学毕业外,还不定期地进行实时帮扶,让她生活上有困难随时告诉我。她今年读大四了,每年逢年过节都会发来感谢信息,去年腊月二十四那天,她还带着她家自己做的米酒、血豆腐和腊肉来给我拜年。夏柳的妹妹也刚上初中,我也准备接着帮扶到底,资助妹妹继续上学。”说到这里,潘云峰的脸上满是自豪。
2016年资助与儿街镇3名同学,2017年资助磨子潭镇和单龙寺镇各3名同学,2018年参与“冰雪男孩”募捐1万元。潘云峰的业务开展到哪里,他的公益行动也跟随到哪里。
在潘云峰持之以恒的公益行动中,他的10名公司员工也在他的带动下,自发地投入到爱心公益活动之中,他已经由最初的单打独斗变成了现在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每次一说到捐钱了,同事们都是每人500,潘云峰1000,总共6000元钱,捐助6户困难群众。这已经在他的公司内部形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成为企业团队建设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咱们平时少抽一根烟,少喝一杯酒,就能把钱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这对我们自身只是积小善,但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是汇大爱。扶贫济困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公共义务,不能全推给国家和政府,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我们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该尽义务的时候。”潘云峰谦逊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