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村齐山组,是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核心区。7700多亩山场里有1000余亩上世纪50年代开辟的齐山小叶种茶园,最老的茶树已有百年,茶草鲜叶生长过程缓慢,叶片厚,是瓜片茶中的极品。
2008年,刚刚担任村民组组长的王永斌和妻子罗时莹,为了让品质优良的千亩茶园造福茶农,决心筹资修路,他俩说服了30多户村民,用3年时间凿出2.3公里连接山外的碎石路。王永斌夫妇带领36户茶农,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为老茶园茶叶注册了“红石云雾”商标,发挥本地传统手工艺制茶的优势,让出自千亩老茶园的“六安瓜片”保持醇厚浓郁、韵味绵长的独特风韵,茶叶逐渐走向高端市场。
目前,由镇上出资将通向山外的碎石路拓宽修建成水泥路,齐山组千亩老茶园每年所产的1万公斤“六安瓜片”,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全组户均仅茶叶一项年纯收入达12万元,千亩老茶园托起了36户茶农的致富梦。
①: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村齐山组老茶园和山顶上的民居。
②:4月27日,采茶工沿着山路去山顶上的老茶园采茶。采茶工每天工资200元,春茶季人均收入6000元。
③:4月27日,罗时莹(左一)和来自周边乡村的采茶工一起采摘瓜片鲜叶。
④:4月26日晚,王永斌在查看瓜片茶的形状。
本报记者 陈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