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讯(杜闯)近年来,霍山县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坚持精准施策、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着力打造具有县域竞争力的引才体系,破解引才难问题,助推霍山高质量发展。
抓住感情纽带引才。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十分注重打好“乡情牌”,一直把本县、本市、本省人才的吸纳作为引才工作的重点。几年来,先后筹办了南京、上海两个经济贸易促进会,拥有会员200余个,在宣传霍山、推介霍山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大城市的企业家和人才能更多的了解霍山、关注霍山、投资霍山。上海经济贸易促进会分会的副会长,来霍山创办了宜康食品公司,既解决了“山货”的销路问题,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让城市人尝到了真正的绿色食品。此外,成立了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在外人才流动党支部,让外出务工党员人才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搭建发展平台引才。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战新基地建设,以安徽迎驾集团和安徽应流集团等本土优势企业为主导,着重发挥企业引才主力军的作用,打造企业引才工程,先后建立1个省级铸造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特色产业节点组建43个专家大院、专家团队,创建1个院士工作站,成立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迎驾集团等企业设立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和空间,不断引进人才。
注重灵活高效引才。不强调“为我所有”,但追求“为我所用”。在人才政策制定上,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冲出习惯束缚,出台《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难以招考的紧缺人才,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聘任,明确服务年限并纳入事业编制管理;通过担任顾问、短期挂职、兼职及其他方式,鼓励外地各类人才到霍山进行政策指导、项目攻关、技术服务、专利开发等,特别是注重引进解决企业具体难题的临时性人才。近年来,累计引进国际专家近30人次,省内外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400余人次;全县60余家企业与省内外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余项,共同开发和转化科技成果7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