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家底账 打好监督牌——孟集镇探索新形势下村级资源监管新模式
王静 王正维
“我们村集体资源发包不规范,没有公开招标,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手续不完整,群众意见大”,听到群众此类诉求后,霍邱县纪委驻孟集纪检组高度重视,指导该镇纪委和镇农经站迅速组织对所反映问题开展调查,推动整改落实。该镇党委也迅速行动,成立工作组,针对全镇存在的此类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目前,在镇工作组的指导下,村级资源发包合同到期的2个村,已成功公开发包村集体土地305亩,为两个村带来村集体资产收益47.55万元,防止了村集体资产流失,夯实了村级组织建设,奠定了村级发展基础。
针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特性,该镇围绕村级资源发包、村级资金使用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村级资产资源专项目整治,增加村级集体资金的透明度,维护广大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
算好家底账,监督管理更清晰。该镇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摸底,填写好村资产资源统计表、村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登记表、村干部及其亲属承租集体资产资源统计表、村干部及其亲属占有集体资产资源统计表等表格,进一步加强村级资产资源管理。阳光下操作,管理处置更规范。细化运作流程,突出关键环节,明确程序步骤,将原有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进行总结提炼,要求资产资源处置发包须经过村班子商议、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公开招投标、村公示栏公示等程序,以此规范处置流程。打好监督牌,审核把关更到位。由老党员、有威望又热心村公益事业的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进行监督,在村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镇“三资”中心指导监督,镇纪委专项督查监督,夯实对村级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的全方位监督。
“这样操作我们没有意见,我们打心底佩服,这是为我们好,为我们增加收入啊”,在入户走访调研效果时,村民们喜笑颜开地说。通过阳光操作、多措并举抓好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工作,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该镇在开展村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整治过程中,结合正在开展的“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结合案例,以案施教、以案促改,规范发包,加强监管。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请示县纪委、县农业农村局,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针对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流程不规范、处置不透明、手续不完整的问题,制定出台《孟集镇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使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有规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