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三是着力把握六安实际。坚持“稳定脱贫奔小康、绿色减贫促振兴”,全面推进“六大行动”:即特色产业增效行动,打造西山药库、六安茶谷、江淮果岭、淠淮生态经济带四大特色产业扶贫板块,辐射带动落实特色种养业项目34万个,项目覆盖率83.9%,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507个,累计带动近20万贫困群众绿色脱贫;边缘边远均衡行动,出台《农村“边缘户”“边远村”帮扶工作实施意见》,着力减少“悬崖效应”;防范返贫预警行动,制订《建立防范返贫机制巩固脱贫成效实施方案》,建立“三级管理、三段防控”预警体系;内生动力激活行动,扎实开展脱贫典型宣传、劳动技能培训、乡风文明倡导等活动;基层基础夯实行动,加强贫困村教育、医疗、就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扩面延伸;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制订《特殊困难群体关爱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农村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困难烈士遗属及重点优抚对象、困境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失能人员等6类群体,明确精准帮扶措施。
四是着力完善保障措施。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首先定位为“扶贫书记”,坚决保持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贫困人口较多乡镇主要负责人稳定,选派34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41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1267名驻村帮扶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6.7万名农村党员通过“四联四帮”与5.9万户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形成“四级书记一起抓,四套班子一块干,党员干部一条心,全市上下一道上”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发展注重效益注重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三年来,我们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生产总值2018年突破1200亿元、达1288.1亿元;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达4040美元;财政收入2018年突破200亿元、达205.2亿元,其中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2016年底的81.4%提高到2018年底的8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59元、增幅全省第一。2017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战新产业产值、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等增幅均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等增幅均居全省第二。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69.2亿斤,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绿色潜力不断释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把“一心一廊”(中心城市、合六经济走廊)、“一谷一带”(六安茶谷、淠淮生态经济带)、“一岭一库”(江淮果岭、西山药库)作为绿色振兴主阵地,中心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合六经济走廊规上企业371家,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4.5%;六安茶谷品牌价值280多亿元,在全国农业园区中位居前列,全市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约71亿元;淠淮生态经济带皖西白鹅、霍寿黑猪、麻黄鸡以及水产养殖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稻虾共养面积达66万亩;江淮果岭林果面积近45万亩,产值达15亿元;西山药库中药材种植加工年综合产值约20亿元。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保持100%。
三是改革活力不断迸发。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73家,入股面积2.5万亩,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县区全覆盖。金寨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深入推进,腾退复垦宅基地4.8万余亩,宅基地节余指标交易2.1万亩。深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创新推行村医“六制”管理。舒城县“一元公交”模式获交通运输部肯定,市区和金寨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顺利完成。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林长制划定功能区和推行“三个一”工作模式做法在全省推广。
四是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抓项目增后劲,总投资99亿元的霍邱钢厂、75亿元的金寨抽水蓄能电站、71亿元的胜利精密曲面屏、40亿元的应流航空发动机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突破2万公里,位居全省第一;三年新改建农村公路近1万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县一级路、乡乡二级路。
坚持从严从实,
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年来,市委中心组把党章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纲领,把学习党章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新时代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开展“七主体、七送到”活动;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村级党组织全部达标;坚持“一抓双促”,实施“强基固本、骨干带动、人才推进、先锋示范”四大工程;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升工程”;完成全市村(社)“两委”换届。
二是全面提升干部战斗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干部配班子,推行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案两单”精准管理,圆满完成市县乡换届。强化干部选任监督,创新开展“一把手”监管、“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和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等工作,创新开展家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4933”工程。
三是全面提升纪律约束力。扎实推进“讲重做”“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以中央和省市查处的部分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扎实开展“严强转”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部署巡视巡察整改“见底清零”大排查大督查活动。在全省率先完成重点贫困村专项巡察全覆盖,通过5轮巡察,发现一批问题、查办一批线索、问责一批干部、完善一批制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三年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确保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