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菊莲 张大鹏

嫁到大湾村20年后,“外来妹”王新云如今真的过上了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生活。
从贵州省松桃县盘石镇下标山村,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两者相距一千多公里,但因为爱情,王新云用心把两地联到了一起。她来到了大湾这个穷山村,时间一晃就是20年。20年来,饱受贫穷、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思乡的苦楚,在苦和累中,她靠着勤劳与勇敢,抓住脱贫攻坚的好机遇,改写了汪家的贫困历史,绣出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时间回到20年前。
1997年,在上海一家圆珠笔厂上班的贵州姑娘17岁的王新云遇到了在同座城市打工的金寨小伙汪达安,汪达安的朴实善良捕获了姑娘的芳心,王新云认定,这正是自己要找的意中人。1998年腊月二十八,王新云随未婚夫汪达安在辗转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后,再转乘四个多小时三轮车,来到了陌生的乡村。
那年,第一次来大湾村,王新云在汪达安家过的新年。汪家一贫如洗,除夕之夜也没有个热乎的菜,晚上睡觉都是难题。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王新云却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达安待我特细心,虽不善于表达,但考虑的特别周到,婆婆很善良,待我像亲生女儿,村里人见面也很热情,山里环境好,我好像还挺喜欢这个地方的。”王新云说,面对贫困王新云没有埋怨和放弃,心里想的却是开年后怎么和汪达安一起努力打工挣钱,把家里房子盖起来,至少过年回来有个能住的地方。
开春后,在一挂送行的鞭炮声中,二人以两口子的身份返回上海打工。2000年,二人的第一个孩子女儿汪倩出生。
“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王新云回忆,因为生产自己停了打工,里里外外全靠汪达安一个月几百元钱工资来支撑,女儿刚出生,房租要交,每个月都要借钱用才能生活。
汪倩的出生,给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让两人的肩上增添了一种使命,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王新云心里总想着要给孩子好点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可现实情况是,人家孩子享有的,她只能躲在角落里羡慕。贫穷,限制了发展,让人有点迈不开步。
终于熬到汪倩长到六岁,要上小学。王新云咬咬牙把孩子丢给婆婆带,在大湾上小学。那会儿公公汪能埂身体状况渐差,常常大小便失禁,婆婆要服侍公公还要带娃,家里条件相当清苦,想起这些,王新云和丈夫有一百个不放心。可是,王新云不甘于这样的贫穷现状,她想改变命运。2006年春节,大年初六,千万个不舍,王新云和丈夫汪达安又坐上了北去的火车。
王新云在外打工很卖力,在圆珠笔厂上班,她干活的速度抵人家将近两倍,月底工资发放,她拿的比人家多。拿了工资,她便悄悄攒着,全部装进一个皮夹里,汪达安在她的感染和激励下,干活也比以前更卖力,每月工资除了寄部分回家给老人孩子花销,全部交给王新云,几年下来,小夫妻俩还清了之前欠下的外债,竟然还有了点节余。
为了打工攒钱,王新云连着六年没有回娘家。2008年,王新云怀上了二胎,也就在那年,父亲病重,身怀六甲的王新云和汪达安带着女儿,一路上流着眼泪回到了贵州。
父亲后来撑着过了两月余,在王新云刚生完儿子汪纬的月子里,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自己离开家的时候还和父亲说好马上会再回来看望他,没想到这么快父亲已经不在人世,月子里的人又不能出远门,那段时间,王新云整天以泪洗面,全然不顾自己刚生产完需要静养。
2007年,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家里的情况也逐渐好起来。但农村家里两间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吹风,实在不适全居住。手头上有了两万元节余的王新云和汪达安决定先盖三间平顶。这样,逢年过节从外打工回家,一家人总算有了可以睡觉安心居住的地方。2016年,用打工存下来的钱加上问亲戚朋友借点,又加盖了二层小三层。
为了陪伴两个孩子上学,王新云那年便正式在家不去打工了。喂鸡养鸭、种地收稻,上山捡柴做饭,照顾两位老人和孩子,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汪达安则去浙江找了一份机修工的工作,一年只能回来一两趟。这里里外外,全靠王新云一个人打理,日子过得清贫倒也充实忙碌。闲时,她去附近新开的老檀主山庄帮忙洗盘子,秋天,她则当起了导游,带领游客去附近的风景区游玩,一趟下来也能挣个两百元。
2014年,王新云家在当地党委政府摸排中被评为建档立卡贫苦户。一系列优惠政策汇聚,精准扶贫暖了一家子的心窝。
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光伏扶贫,各类扶贫补贴一下倾斜过来,大大减轻了王新云的生活负担,提振了她的脱贫信心,整个人像是松了一口气。汪达安从浙江打来电话,说眼下这样的日子好了很多,交代她只要安心在家服侍老人照顾好两个孩子就行。
可接下来大湾村的一件喜事,改变了王新云的生活轨迹。2016年4月24日下午,王新云正在老檀主山庄忙活,发现这天的客人似乎格外的多,突然外面传来消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大湾,正在走访贫困户呢!
“想都不敢想,当时我端盘子的手都有些抖,好想去现场看看,可是活太忙,哪都不能去。”王新云说,直到第二天,她才确认习总书记来大湾的消息是真的,全村上下都在述说习总书记来访的细节,一个个脸上的表情比过年还喜庆。
习总书记到大湾后,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激发村民创业,乡里、村里积极鼓励大家兴办农家乐,脱贫增收。王新云发现,这年五月份前后,来老檀主山庄的客人几乎增加了一倍不止,秋天上马鬃岭游玩的客人大多滞留在这里过夜。老檀主家的客房爆满,多出的客人,老板漆德华只得让王新云往别家引荐借宿。
那天晚上,王新云失眠了。她的心里长出了一个想法:乡里现在支持创业,农家乐生意这么红火,我可以改造自己的三层楼,学老檀主山庄,也兴办农家乐!
2017年2月下旬,时任大湾村书记的俞能江在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时,了解到王新云的创业想法后,对她鼓励支持。他3月上旬帮助她申请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并告诉她可以申请贫困户创业贷款,还有创业奖补,有了村书记这番话,王新云鼓足了勇气,三月份便找来了木工、瓦工和水电工,准备捋起袖子大干一场。
王新云规划好了:一楼做餐饮,二楼三楼做住宿。隔出四间房,十张床铺,城里人爱干净,每个房间都要隔出一个卫生间……这样想着,王新云的思路便越来越清晰,干劲也十足。丈夫汪达安不理解、不支持,有的村民还在一旁泼凉水。王新云倔强着,忍着全部揽下来自己干。搅拌水泥、买装修材料、给工人烧茶倒水做饭,一个月时间不到,王新云的手上起了厚厚的老茧,脸上被风吹得漆黑结壳。
兴建农家乐的过程中,最让王新云头疼的还是资金问题,到了快布置房间的时刻,王新云翻箱倒柜,家中已经分文不剩,资金断流了。亲戚朋友该借的都借了。村里的扶贫专干潘新在走访中了解到她家这一困境,为她在中国农业银行六安分行申请了扶贫快捷贷,10万元资金快速到账,解了王新云的燃眉之急。恰在这时,通过电话了解到王新云近况的小哥哥王新玉又悄悄往她账户上打来两万元,筹齐资金的王新云这下总算舒了一口气。
经过几个月的装修布置,新云农家小院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十月一日,正式开张迎客。没想到十一来大湾参观游玩的人会那么多,长假七天,每天晚上十张床铺都订满,三张饭桌不够吃,可把王新云忙坏了,喊了邻居来帮忙。城里人都爱品尝山里的土味,王新云便根据自己的拿手菜列出了一张菜品清单:金寨黑毛猪、金寨黄牛肉、土公鸡、野生小河鱼、手工豆腐、乌鸡养生汤……品尝了美味的山里黑毛猪和乌鸡的鲜美,很多客人临走时还不忘预定年猪、捎带上两只土鸡。一个“十一”下来,农家乐营业收入加上卖农特产品收入将近3000元。
农家乐首次开门营业便喜报频传,这对王新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忙碌、充实、幸福、成就感,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王新云似乎一下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定位,一有空她就整理房间,收拾小院。她家屋后便是大山丛林,农闲她就上山采摘蘑菇、天麻、野菜,弄回来晒干了或放冰柜,等客人来了这些都是美味。她还扩大了自家养殖规模,养了两头猪、20多只鸡,后山上又种了几块地的红薯。周边农户也沾了王新云的光,遇到客人需要购买土特产,她就把他们往邻居家带,代销了好多土猪肉、山粉丝和土鸡。
翻看2017年第三季度王新云家的扶贫手册,有一笔收入账目明细:务工收入9000元,公益性岗位报酬800元,特色种养业奖补3000元,农家小院奖补20000元,公益林补贴411元,农村贫困两免一补500元,农家乐经营收入2000元,养殖收入5700元,总收入达24560元,当年一季度收入11000元,二季度收入12000元,四季度收入光伏分红5774元、技能培训生活补贴375元,再算上汪达安在外就业奖补500元,全年收入50000多元。这一年,王新云家脱贫了。
“如果不是村里大力支持,我的农家乐根本办不起来。”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年,王新云对扶贫政策、对村干部对她的帮扶与关心一直心存感念,她说起俞能江书记、说起余静,就像是在说自家的亲人。
“你看看,上次余书记推荐俺加入妇女创业扶持项目,俺那房屋现在都用上了徽姑娘标志字样,规范着呢!”2018年9月底,我们走进王新云家中,她一个劲喊我们参观她的房屋新设置,白色的被子上、围裙上都用上了徽姑娘logo,还有花围裙、头巾,全部按照徽姑娘农家乐标准来,客人进家见了,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信得过。王新云说的“徽姑娘”是安徽省妇联一项妇女创业扶持项目,加入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定期接受徽姑娘农家乐提升培训,还有一笔五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王新云兴办农家乐,眼界更宽了,也有了和外界接触交流的机会,每次参加培训回来,王新云都深有感触,罗列出自家农家乐目前存在的不足,下一步需要整改提升的地方,她思想活跃,对未来信心更足。
“现在村里做农家乐的有四家,都在想着怎么提升层次,目前我最不理想的就是门前的道路没修好,每次客人过来一遇下雨天行路不方便,有条件的话我还想拾掇下我的小院,挂上红灯笼,扎起围墙,布置点景观,客人来了也有点农家喜庆的氛围。”王新云说。看到王新云浑身使足了劲办农家乐,汪达安的态度也有了180度的大转弯,表示会支持她干下去,并按时将每个月4000元工资寄回家中,叫她看着添置点什么。
“农家乐有淡旺季,现在呀我就盼着咱村及周边的旅游能再做大些,基础设施能更加优化点,这样我们农家乐的生意就能四季做下去了。”王新云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