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茶谷放歌老区绿色振兴第八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 曹辰
储著坤)六安茶谷香四海,绿色振兴大别山。4月26日上午,第八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在风景秀丽的金安区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山草原盛大开幕,以茶为媒,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六安茶谷,进一步展示六安红色土地、绿色振兴的崭新面貌和靓丽风采,加快老区全面小康进程。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省政协副主席夏涛,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刘天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郑志受,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领导王胜、付新安、束学龙、高斌、汪德满、汪龙照、孙学龙、孟祥新、黄应松、刘胜等出席开幕式。
孙云飞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莅临开幕式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六安发展的关心和关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孙云飞说,茶叶是大自然对六安最好的馈赠,我市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六安茶香气浓郁、回味甘甜、汤色明亮的特质。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茶产业,着力建基地、育龙头、造品牌,形成了以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华山银毫等为代表的众多名茶。小小茶叶已经成为全市最具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市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深入挖掘茶叶等优势特色资源,依托茶、不惟茶,致力于把六安茶谷打造成为绿色生态谷、旅游养生谷、科技文化谷、特色产业谷和扶贫富民谷。举办此次活动,就是坚持以山为媒、以水结缘、以茶传情、以节搭台,诚邀各界朋友来六安,共谋发展大计、共话合作友谊,助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振兴老区乡村发展,共创老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开幕式上,启动了“4·26六安茶消费日”电商酬宾惠民活动,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六安茶、品鉴六安茶。现场举行了六安茶谷和九十里山水画廊品牌提升授牌仪式,宣布了六安市首届斗茶大赛结果并进行颁奖。在欢快的气氛中,夏涛宣布活动开幕。
好山好水孕育了茶之“香”,厚重文化赋予了茶之“魂”,绿色发展催生了茶之“经”。开幕式现场,《茶谷春歌》、《大别山红歌联唱》、黄梅戏演唱《山野的风》、舞蹈《茶恋》等具有乡土气息的精彩演出,表达出茶乡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通过现场大屏幕连线,带领远方的客人一起走进六安瓜片原产地、霍山黄茶主产区、舒城兰花展示区,感受茶谷建设给山乡人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歌伴舞《九十里山水画金安》让大家跟随歌声畅游六安茶谷好风光——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领略五百里大美茶谷的茶香古韵、别样风情。开幕式最后,全场观众齐唱《歌唱祖国》共同为祖国放歌,为新时代放歌。
本次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六安市委、市政府主办,市一谷一带办公室、金安区政府承办。自2012年开始,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六安茶谷开茶节也连续举办了四届,已成为宣传六安、推介六安的重要平台和提升六安对外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窗口,成为大别山重要的文化品牌和亮丽的六安名片,让更多的老区群众通过绿色产业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六安瓜片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280亿元,全市拥有茶园45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超过3万吨,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70亿元,六安茶谷累计实施项目500个,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品牌效应不断凸显,茶农年人均增收超过1200元,沿线近15万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实现了“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
开幕式前,孙云飞、夏涛等一行来到开幕式活动五大组团现场,查看了六安特色农产品和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