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谢菊莲

  生态环境,一头牵着群众生活品质,一头牵着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当前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应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奏响了一支支绿色发展协奏曲。在我市的霍邱、舒城、金寨等县区,在绿色的田野上,一些农业企业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坚持保护环境优先,因地制宜选择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优质特色农产品,支持创建区域品牌;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

  较之传统农业,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着眼点应是规划合理、规模化经营、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当前要大力推动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品牌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助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对传统农业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要总结近年来我市农村电商成功经验,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新型业态发展,切实解决田间地头与市场端的直接对接问题,使我市优质农产品占领中高端消费市场,带动农民既要“种得好”,又要“销得好”,进而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开辟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农田里书写“别样文章”⊙让生态+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