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书写“别样文章”

  胡圣卫 洪永亮 本报记者 黄雪彦/文图

五版42500272.jpg

五版42500275.jpg

五版42500277.jpg

五版42500289.jpg

  4月23日,当记者来到位于舒城县张母桥镇陡河村的安徽板山生态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1000亩的油茶林。山沟里一排排鸡舍整齐排列,1万多只乌骨山鸡有的在油茶林中觅食,有的在鸡舍休憩,听,在下蛋的母鸡叫得正欢呢。山脚下,连片种植的水芹基地一畦畦的水田整齐划一,绿油油的水芹菜长势喜人,远远看到一片繁忙景象。陡河村葛坤余、周保林等贫困户正在绿野中水渠里清洗水芹菜,他们有的用绳子捆扎水芹,有的把用绳子打结好的水芹装车外运。

  “这一批水芹正准备出售运到合肥、南京等地。”安徽板山生态园总经理吴成胜告诉记者,“今年生态园水芹获得了大丰收,每亩水芹菜整成净菜,产量有5000公斤,收获季节,需要种植、收割,清理清洗以及搬运等人员很多,生态园用工尽力照顾、优先考虑贫困人员,你看,他们大多一大早就来基地忙碌,一忙就是十来个小时。”

  据吴成胜介绍,目前生态园与贫困户汪德宏、张阳爱签订长年用工合同,年保底收入在3万元左右。季节用工和平时用工已带动周边53户贫困户,平均每人每天收入百元左右。

  六安是农业大市,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富饶,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皖西白鹅、霍寿黑猪、麻黄鸡、大别山黄牛、叶集山羊、高山蔬菜、水库有机鱼为我市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享有“青山绿水红土地,名茶白鹅大粮仓”的美誉。近年来,我市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园里奏响“致富曲”

  “从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我在生态园里靠着水芹种植赚了1万多元,全家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我自己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种植能手、新型职业农民。”4月23日,记者采访时,陡河村贫困户葛坤余高兴地说道。

  吴成胜是张母桥镇冒峰村人,1998年安徽农业大学工程系毕业后,先后创立了多家网络集成公司,事业一度达到巅峰。然而他始终有个心结,浓浓的家乡情,让他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邻致富。

  2014年,吴成胜放下外地的多家公司回乡,投资3000万元在老家陡河村创办建设了安徽板山生态园,从事生态农业的种植养殖及开发。目前,生态园发展无土水芹种植200亩,油茶林基地面积1000亩,林下养殖特色乌骨山鸡存栏量达1万多只。结合生态农业、立体种养和休养旅游等为一体,吸引游客,发展当地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我们生态园主要采用无土水芹种植+林下养殖的模式。利用油茶林基地养殖乌骨山鸡,以乌骨山鸡粪便做水芹菜养料,水芹菜根叶等杂物作为青饲料养殖乌骨山鸡进行生态种养。”吴成胜表示。

  过去,乌骨山鸡在油茶林中放养,一到寒冷冬季,林下青饲料难以保证,另外,近万只乌骨山鸡一年排泄的粪便很多,无处消化,冲洗地面的粪水一年亦有上百吨,既对环境产生影响,对农业来说也是一笔损失。现在,生态园将乌骨山鸡粪便集中堆放、发酵,下到水泥池里,浸泡后的粪便汁液被水芹吸收了,以乌骨山鸡粪便做养料,水芹菜生长迅猛,水芹菜的茎秆粗壮,鲜嫩多汁,且水芹富含多种营养和药用价值,人吃了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乌骨山鸡喜欢吃水芹菜,这样养出的鸡,肉质鲜嫩,产出的蛋蛋壳薄,营养高,每只鸡市场售价在200-300元左右,产出的一枚蛋也要2元以上。

  吴成胜说,这种水芹+生态种养的模式,没有任何废物留给大地,全部变成了绿色,变成了经济效益,循环往复,如同生命的轮回。

  “下一步我准备发展‘稻芹轮作’生态农业模式,每年种植3至4茬水芹和1茬水稻,水芹每茬亩产可达5000公斤,亩均增收超万元。”吴成胜告诉记者,他将致力于通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带领乡邻脱贫致富。

  “稻虾轮作”助力乡村振兴

  进入4月份,小龙虾陆续上市。霍邱县三流乡双塔寺村棚岗组脱贫户李振师感慨万千:“以前只种稻子收入低,出去打工又没有技术,现在收完稻子以后还能养龙虾,脱贫致富没问题啊!我去年养了26亩龙虾,增收了4万多元,顺利实现脱贫,俺能自食其力,就绝不给国家添负担。”

  46岁的李振师因缺资金,还要照顾患有慢性病年迈的父母以及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庭经济负担重。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缺资金、没技术、照顾老人孩子等原因束缚了李振师主动脱贫致富的思想,那时的他只想等着各种救济,思想懈怠。

  龙虾养殖没有规模要求,自己想发展多少结合自己的土地就可以发展多少;前期投入较小,9-10月份投放虾苗,利用稻田本身存储的秸秆、微生物即可饲养;技术容易掌握,管理好稻田的水量,留足稻草,春节过后提供黄豆等饲料供龙虾生长,次年3月份就可以上市出售。

  2016年,该村支两委和帮扶责任人帮其筹资5000元钱,积极鼓励其发展龙虾养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当年李振师养殖龙虾6亩,获利10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2017年再次发展龙虾18亩,2018年流转他人土地发展龙虾26亩,获利达40000多元,顺利实现脱贫。

  “没有帮扶责任人和村支两委前期帮忙筹的5000元钱,没有龙虾养殖,我根本不敢想象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又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我的腰杆挺起来了,不等不靠,敢闯敢冒才是脱贫致富最好的办法。”李振师高兴地说道。

  “3月中旬以后,龙虾上市价格在30-40元不等,一般亩产160-260斤左右,每亩龙虾纯收入在2000-5000元,全镇每日最低有100万元进入群众的口袋。”三流乡党委副书记王振球告诉记者。

  三流乡位于霍邱县城东湖西岸,汲河下游,沣东干渠末梢。过去,主要从事粮食生产,低洼地一年仅产一季水稻,冬季就撂荒了,收入低;通过外出打工群众返乡,利用当地淡水资源丰富和在外学习的养殖技术,在稻田内养起了小龙虾,有效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近年来,霍邱县高度注重生态稻虾产业的发展,制订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探索“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稻田+龙虾”轮作模式,还创新发展了林虾、藕虾和茭白虾等综合种养新模式,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超过40万亩,亩均增加纯收入2500元。该县的“稻虾轮作”模式,实现了一季水稻一季龙虾,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御寒、避害”,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2018年,霍邱县稻虾综合种养增加农民收入6亿元,1.17万户贫困户通过稻虾综合种养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该县注重稻虾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成立了龙虾产业协会,培育了龙虾大小市场120多个,龙虾经纪人队伍超过1000人,涌现了一批带动性好、拉动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注册虾田米商标29个、水产品商标8个。2019年3月18日,霍邱县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安徽省霍邱县“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称号。

  生态农业全力推进

  类似舒城县和霍邱县的这种做法在我市常见不鲜。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田里做出了别具风格的“特色文章”。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18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创建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69.2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达6.4%,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深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大范围开展生态茶园提升改造、电子商务及物联网、观光体验、茶谷小院建设等建设,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培育发展各类茶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50家,形成茶旅融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312家,实现茶园总面积65万亩,茶叶总产量3万吨以上,综合产值71亿元,带动茶农实现人均茶叶增收5000元以上。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成“双替代”示范面积2.5万亩。完成禁养区关闭搬迁任务,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排查生猪3944.5万头(次)。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畜禽规模养殖场1386家,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3%。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推广应用林下经济、农光互补、猪沼果渔立体养殖等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推广葡萄、猕猴桃避雨栽培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设施蔬菜喷滴灌、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节水生产技术。深入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以“三推”“三节”技术攻关为重点,实现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推进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引导连片规模100亩以上的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推动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6500亩。

 

 选择年月
<2019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农田里书写“别样文章”⊙让生态+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