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王娟球
“我虽是个残疾人,但是我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我要用我的奋斗让家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要用我的技术带领乡亲们走上发家致富路。”独臂小伙周照辉的话深深感动了我们。
今年34岁的周照辉,家住裕安区城南镇周湾村,5年前一场飞来横祸,让他一夜之间失去了一条手臂,但是厄运没有击倒他,在民生工程和扶贫政策的关怀下,他用坚强独臂撑起了一个幸福家庭,用智慧和爱心为乡亲们引领了一条致富道路。
因意外灾害失去左臂时,面对骤然而至的无常人生,瘦弱的周照辉曾经也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绝望……受伤之后,心里很沮丧,“未来我用啥来吃饭,有啥颜面去生活……”周照辉一遍一遍问自己,当然,眼泪无法回应他的疑问,他只能关上门,埋头看书,从书中寻找精神食粮解心愁,当看到张海迪、霍金、桑兰的故事,周照辉突破自己思想禁锢,告诫自己:“人残疾了没啥事,我还有另一只臂膀去扬起生活的风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决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击倒,只要自己勤劳,不懈奋斗,一定能够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
怀揣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几年来,周照辉在机械厂当过工人,在商场当过保安……不屈不挠地为生活打拼着。幸运的是,他赶上了脱贫攻坚的好机遇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的好政策,在镇村两委的宣传帮助下,他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C类低保,每月270元。镇村两委及帮扶人对这样一位不服输的小伙子特别关心,时不时打电话询问周照辉生活工作情况,对党和政府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进行宣讲。周照辉心动了,看到党和国家实施的好政策,他毅然决然辞去保安工作,回家乡一边当起了护林员,一边用心经营自己家的八亩大棚蔬菜,在自家门口搞起了蔬菜种植。
周照辉有着农村人的本色,踏实苦干有决心,晚上挑灯夜战,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宝典》,积极参加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积极向农管站站长请教蔬菜种植技术,越忙越有劲头,他苦干实干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现在他成为周湾村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户,脱贫致富的典范。
渐渐富裕后,周照辉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们,更没有忘记那些和他一样的贫困户,当他听说村里要建蔬菜扶贫基地时,主动找到村两委,要求义务兼任基地的技术指导员,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如今,在周照辉的带领下,村蔬菜扶贫基地产销两旺,已经帮助11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